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风景画教案VIP免费

小学风景画教案_第1页
1/7
小学风景画教案_第2页
2/7
小学风景画教案_第3页
3/7
1小学风景画教案小学生在创作风景画的时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动手绘画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小学风景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小学风景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重难点解决方法:教师画出房子的结构,接触复杂形体让学生带来的疑惑。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1)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2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2)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3)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4)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2、风景写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写生能全面接触到风景画中的各类问题,如题材、选景、构图、色彩、技巧、意境等等。其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对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及构图的能力。(2)认识外光的景物规律,感受并表现出景的意境和情3调。(3)了解形成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透视、明暗层次对比、形体复杂与单纯的对比等等;掌握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技能。(4)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连带关系,并掌握其表现的规律与技法。(5)锻炼风景画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低视高:作者的视点,接近地面或低于地面观察对象时,称低视高。在写生中,坐在地面作画,必属低视高,地平线不能定在画幅二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应是接近画幅底线。也有一些仰视的画幅视点,可以在画幅底线以下。这种仰视的风景构图,表现的景物能产生巍然屹立、气势非凡的效果高视高:作者的视点,在人们头部以上,即从高处俯视地面景物。如到高山坡上去写生地面景色,视平线必在画幅上部或幅外,可表现宽阔的地面和深远空间(景物与景物前后遮挡程度减少)。高视高的透视构图,可以加强宽广的境界。3、学生作业:进行风景构图速写,画幅不必太大,工具不受限制,每幅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速写应以线为主,也可以使用一些明暗。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三)小结点评。如持之以恒,可大大提高观察、感受能力,视觉形象记忆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从生活中探索各种构图形4式的能力。展示学生作业。小学风景画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2、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教学难点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树木的表现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大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到大山游玩常常会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使我们很想用笔把它表现下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水墨风景世界,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34页认真欣赏。(板书)水墨风景画二、欣赏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幻灯片中的作品)1、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粹,这就是水墨画。(出示课件)师(提问):大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风景画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