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三字经3/21三字经2/21三字经3/2115、曰春夏,曰秋冬。此时,运不穷。16、曰南北,曰西东。此方,应乎中。【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娄攵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解释】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解释】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解释】说到东、南、西、北,这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解释】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三字经4/2122、曰江河,曰淮济。此渎,【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1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解释】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人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古人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彳也们所生活的这个平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解释】我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解释】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23、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三字经5/2125、曰士农,曰工商。此民,国之良。【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24、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解释】中国汉时以辖九州统管全国,现为省,总共三十五个。【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2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2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解释滁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2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2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三字经6/2132、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所识。33、後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3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3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解释】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解释】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