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术后康复1.术后皮牵引3周,用枕头固定患髋外展15度屈曲30度位,2-3天拔除负压引流后开始踝关节及腓肠肌,股四头肌主动运动,每日分3组,每组至少50次以上。2.术后每2小时翻身抬臀一次,健侧翻身时双膝之间夹一软枕,以翻身时保持外展立位,患侧翻身时不必夹软枕,但患者因伤口受压易加剧疼痛。3.2周后伤口拆线。4.术后3周后开始髋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可用cpm做下肢持、续被动运动,30度开始,2次/每日,每次1小时,每日增加5度,鼓励患者每天2-3次主动进行髋、膝关节屈伸运动,并继续股四头肌等长收缩。5.术后4周开始扶双拐下地,不负重,1个月后扶单拐,3个月后复查,若骨折愈合可去拐逐渐负重。出院指导:①禁止过早下床活动。②骨折愈合后坚持功能锻炼。③每月定期复查。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康复1.术后2天拔引流,疼痛减轻后即可进行适当足趾,踝关节主动练习及腓肠肌、股四头肌及臀大肌等长收缩运动。2.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旋转与内收,可用沙袋固定。3.术后每2小时翻身或抬臀一次,健侧翻身时,双膝之间夹一软枕,以翻身时保持外展中立位,免患侧翻身。4.术后第5天开始练习髋的屈伸练习,并可以适当抬高床头,但避免髋关节旋转。可应用cpm,以30度开始,2次/日,每次1h,每日加5度-10度。继续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5.2周后切口愈合拆线可出院。出院指导:①出院应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主动下肢屈伸运动,股四头肌锻炼,床边站立,扶拐部分负重行走等。②4-6周后复查,若有骨痂生长,可拆除外固定,根据骨折愈合程度,8-12周可逐渐开始完全负重并增加髋关节旋转练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1.术后2天,病痛减轻后即可进行适当足趾、踝关节主动练习及腓肠肌、股四头肌及臀大肌等长收缩运动。2.术后患肢牵引,固定于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旋转与内收,可用沙袋固定。3.术后每2小时翻身或抬臀一次,健侧翻身时,双膝之间夹一软枕以翻身时保持外展中立位,免患侧翻身。4.术后2-3天,床头摇高30-60度,作踝关节主动伸屈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保持肌肉张力。5.术后1周,床头摇升至90度,进行坐位练习,双手撑床坐起,锻炼腰背肌及股四头肌,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髋关节疲劳。6.术后3周去除牵引,从坐位到立位训练。训练方法:病人双手握住床上支架,保持整个移至健侧床边,重心在健侧,慢移至床边下垂,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出院指导:①坚持患肢功能锻炼,教会各种体位时患肢所取的各种姿势,保持患肢外展位,避免患肢屈髋大于90度或并拢下肢做下蹲动作和内收盘腿以及跷二郎腿动作。出院后使用双拐两个月,逐渐过度单拐一个月,三个月复查,骨折愈后可弃拐患肢负重。②使用坐式马桶,应坐高凳,保持地面干洁,不宜有水渍,防止滑倒。③注意饮食调理及休息,加强营养,避免过胖,戒烟酒。④术后3个月在门诊复诊,如出现大腿疼痛,关节活动困难,肢体不暴裂应随时来院就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1.术后膝关节休息位石膏外固定,2天拔除引流,踩泵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回500次以上。2.术后3-5天开始尝试直腿抬高锻炼,即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cm处,保持至力竭,2-3次/日。3.术后2周伤口拆线,强化肌力练习,可出院。出院指导:①继续石膏外固定4周,期间行肌肉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功能锻炼。②每月返院复查X线决定是否拆除石膏。③石膏拆除后练习膝关节屈伸练习。④3个月后可逐渐负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康复1.术后3天,疼痛减轻,即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1周,若内固定牢固,即可进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活动度由小到大,开始活动分早上、中午、晚上3组进行,每组约10-15分钟。若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不牢固,只能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2.伤口拆线后,如局部不肿胀,无积液,可带石膏托扶双拐下地,但患肢不要负重。3.粉碎性骨折术后4-6周去除外固定后,开始练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可先采用被动活动的形式,如在别人的帮助下被动屈伸关节法,压沙袋法,同时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