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21各位朋友各位朋友,,下午好!下午好!中药饮片现状及中医用药的思路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邬堰01/30/25主要内容一.中药饮片现状2.粉末饮片3.配方颗粒4.小包装饮片5.鲜切饮片二.中医用药的思路3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灵活用药,贯穿着“理-法-方-药”的整体观,最后落实到“药”的这个环节,对临床疗效是至关重要的。从古至今,中医用药都不是用生药材,而是用中药饮片。将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形式。4主要针对四川省范围内各主要市、区、县级医院的医师作为问卷对象,有效调查问卷数为100份。调查对象从业时间大多数为5-20年,占被调查总数的72%。调查对象饮片来源情况饮片鉴别情况生、炙中药饮片代用情况生、炙异用掌握情况调查内容1.中药饮片90%来自于国内中药饮片加工企业2.仅有46%的医院对所使用饮片在入库前进行了性状、真伪和理化分析的鉴别10%90%个人或其它单位中药饮片加工企业46%14%40%性状、真伪、理化鉴别未做出任何鉴别性状、真伪鉴别医院鉴别情况饮片来源情况46%29%22%54%71%78%0%10%20%30%40%50%60%70%80%90%使用情况代用情况规范用名现象生、炙饮片临床上使用情况•46%的医院使用生、炙饮片;•71%的医院有生、炙代用(混用);•22%的医师处方中不规范用名现象;80%20%0%20%40%60%80%100%医师生熟了解情况•80%医师对大黄和淫羊藿生、炙异用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情况了解;•其中,17%医师有通过专业学习达到掌握程度生、炙中药饮片区别使用意义..临床上遣方用药时注重饮片炮制前后的不同功效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同炮制品各具擅长,临床用途各有侧重或不同.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飞速发展,学科越分越细,出现了医药分家,“医不知药,药不知医”情况。使得中医临床疗效得不到保证,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8几千年来,中药的服药方法以汤剂为主。传统中药饮片质量易受产地、基源、采收季节等因素影响:①不同的产地中药成分含量也不同:如四川道地药材——川芎对不同产地加工的川芎饮片藁本内酯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两者含量均以四川产地的川芎最高,(云南产区的川芎阿魏酸含量可以与四川持平,但其藁本内酯含量低于四川川芎。9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野生药用大黄平均值分别为0.37%和0.46%;种植药用大黄含有的总蒽醌、总番泻苷分别为0.51%和0.33%。②不同基源中药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如中国药典收载3种大黄,不同来源的大黄所含总蒽醌及总番泻苷含量存在差异,其疗效也有一定的差异野生掌叶大黄含有的总蒽醌和总番泻苷分别为0.73%和1.14%;种植掌叶大黄含有的总蒽醌、总番泻苷分别为0.41%和0.15%。野生唐古特大黄总蒽醌及总番泻苷含量分别为0.86%和1.09%;种植唐古特大黄含有的总蒽醌、总番泻苷分别为0.48%和0.24%③不同的采收季节,主要成分含量也有较大的不同(银杏叶)对同一产地同一株树不同月份的银杏叶进行检测发现,采收季节对银杏叶萜类内酯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从5月到10月含量逐渐上升,并且在9-10月达到最高值,10月后急剧下降。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萜类内酯化合物,包括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类内酯。④中药饮片市场管理混乱,真伪优劣的问题(韭菜子)韭菜子葱子紫花曼陀罗韭菜子为百合科植物韭菜干燥或熟种子,近年来由于韭菜子的需求量增大,市场上、药店、药品批发公司、医院、出现了韭菜子的混用品,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确切,能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需要随证加减。但汤剂入药,煎熬费时,且医院煎熬时间不同易导致疗效不一,患者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导致煎熬时间,煎熬次数、先下后下等不同,亦导致临床疗效有差别;服用不便、工艺粗放、缺乏质量控制等弊端。传统中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对于有效成分难溶或不溶水(蛤蚧、青黛),或受热后不稳定易挥发(豆蔻、砂仁)的药物,则不宜入汤剂服用,可制成粉末用药汤或开水送服——粉末饮片。粉末饮片传承和发扬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避免了煎煮的麻烦,并具有质量可控、节省药材、促进吸收及方便调配、便于服用的优点。14我们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