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对日本最早印象:天性柔顺女子不淫不妒VIP免费

中国对日本最早印象:天性柔顺女子不淫不妒_第1页
1/3
中国对日本最早印象:天性柔顺女子不淫不妒_第2页
2/3
中国对日本最早印象:天性柔顺女子不淫不妒_第3页
3/3
中国对日本最早印象:天性柔顺女子不淫不妒公元前1世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中记述秦始皇遣方士徐福率男女及百工到东海“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徐福一去不返,找到一片“平原广泽”,自立为王。司马迁并没有明确说徐福到了日本。后来却据此演义出许多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出来。徐福已成为上古中日文化交流中通过中国移民向日本传播先进文明的象征性人物了。同时这也反映了上古中国人的日本观中还带有不少神话传说和神秘仙岛的朦胧色彩。公元1世纪班固所著《汉书》的《地理志》燕地条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是中国古代正史中第一次出现表示日本的“倭”字。《汉书》明确指出“倭人”是中国东方大海中的一个民族,当时处于部落、小国林立状况,而且与汉王朝发生朝贡关系。这是古代中国人对日本最早的确切认识,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还提到包括倭人的东夷“天性柔顺”。按成书时间,第一个为日本立传的正史是公元3世纪(约289)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在《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的倭人传中,用近两千字具体描述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物产、风俗人情以及中日交往朝贡情况,可称为古代中国人对日本认识的奠基之作,也是研究3世纪日本上古历史最权威的史料。描述了日本向中国朝贡称臣、“不盗窃、少争讼”“尊卑各有差序”的礼仪之邦形象,以及日本人“黥面文身”“食生菜”“性嗜酒”“出真珠、青玉”等异国形象。该书对以后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影响很大。按朝代顺序,第一个专立日本传的断代正史是5世纪(约445)成书的范晔所著《后汉书》。该书《东夷传》内有倭传。它成书比《三国志》晚150多年,内容大多参考《三国志?倭人传》,但是增加了东汉年间中日最早使节交往的重要史实,即“建武中元二年(57),倭奴国奉贡朝贺”,汉光武帝“赐以印绶”。这段记载已被1784年日本九州福冈县志贺岛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所证实。对日本民俗、形象的描述基本沿袭《三国志》:“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人性嗜酒,多寿考”,“女子不淫、不妒”,“风俗不盗窃,少争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对日本最早印象:天性柔顺女子不淫不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