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VIP免费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_第1页
1/13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_第2页
2/13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_第3页
3/13
1/13《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2.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根本理论,四谛指苦、集、灭、道,是佛家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以与修养原那么。3.老子、庄子先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角所创立的太平道,陵、衡、鲁所创立的五斗米道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教风靡中国。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九章算术》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通典》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纪事本末体系列。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经学兴旺,晋玄学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等关系。8.自汉代董仲舒改造原始儒学以后,新的儒家政治伦理学即“三纲五常〞成为历代遵循的金科玉律,五常是仁、义、礼、智、信。9.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体通史;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体通史;唐代杜佑的通典是典制体史书的开山之作;唐代知几的《史通》为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宋代袁枢开创了纪事本末体系列。10.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成就辉煌,其代表有的龙门、的云冈、敦煌的莫高窟。11.经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学问,西汉讲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占主导地位,东汉讲文字训诂的古文经学获得大开展,学者辈出。12.佛教“四谛〞是指苦、集、灭、道。13.汉字是世界上古老而典型的表意文字,它的主要构造方法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14.东汉后期,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与角创立的太平道,为早期的民间道教。北朝时,寇谦之对道教进展改革,获得北统治者推崇。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全真教,风靡一时。2/1315.元杂剧作者可知者约有200人,其主要代表那么是“元曲四大家〞,即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光祖。16.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古老而典型的表意文字,它的主要构造方法为、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古老而典型的表意文字,它的主要构造方法为象形、指事、形声、会意。17.经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学问,西汉讲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占主导地位,东汉讲文字训诂的古文经学大开展,学者辈出,不拘泥于门户之见,遍注今诸经,是两汉经学的总结性人物。18.四谛说是佛家的根本理论,四谛是指苦、集、灭、道。19.东汉后期,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又名天师道,与角所创立的太平道,为早期的民间道教。北朝时,寇谦之对道教进展改革,获得北统治者推崇。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全真教,风靡一时。20.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成就辉煌,其代表有的龙门、的云冈、敦煌的莫高窟。21.中国文学体材的开展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先诸子的散文争奇斗艳,汉代的赋成就辉煌,唐代的诗歌登峰造极,宋代的曲独领风骚,元代的曲别开生面,明清的小说臻于大盛。22.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唐代杜佑的《通典》是典制体史书的开山之作;唐代知几的《史通》为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宋代袁枢开创了纪事本末体系列。23.中国文化的根本容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