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历史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强化作业人民版必修3基础巩固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答案】B【解析】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党中央果断地制定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答案】B【解析】“两弹一星”是在美、苏垄断核武器、并曾对中国进行过武力威胁和核讹诈的情况下研制的,其研制成功在当时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3.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下列对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制于改革开放新时期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C.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D.是人类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答案】B【解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1965年我国最早研制成功的。牛胰岛素在医学上有抗炎、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骨质增生、治疗精神疾病等作用。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4.某学校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成就展,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科技进步和重返联合国的基本史实,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时间提示语是改革开放后。同时考查了学生整合不同模块之间历史知识的能力。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答案】A【解析】“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故A项正确;“两弹一星”是在③、④时期完成,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成就有氢弹试验成功等,故C项错误;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研制成功,应该是在④时期,故应排除D项。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材料二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三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材料四“神舟7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3)以上材料中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苏联不肯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我们靠自力更生、汲取国际成果研制成功。说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么恶劣,我们都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所有事情。(2)水稻杂交技术。(3)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能力提升1.(·莱芜模拟)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