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测试题人民版必修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针对“地圆学说”,康熙时钦天监丞杨光先说:“若然则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总是一大圆球矣。……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A.相对论B.量子论C.经典力学理论D.生物进化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杨光先认为地球不可能是圆的,因为要是那样的话就会出现“人之倒悬”,之所以有这种认识是因为其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故选C。2.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项重大成就,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有关()A.伽利略B.牛顿C.法拉第D.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故选D项。3.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A.相对论B.辩证观C.运动论D.时空观【答案】D【解析】庄子的“四方上下”即为空间,“古往今来”即为时间,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相似处是D项时空观。4.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③科学成就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的影响。④不符合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观点。牛顿力学体系研究的是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物理学成果是量子论。5.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答案】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排除D项。6.20世纪,量子力学……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提供了精确的完整的理论;然而,今日物理学与1900年的物理学有很大的共同点:它仍旧保留了基本的经验性,我们不能彻底预测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的属性,仍然需要测量它们。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物理学经历了由经验研究向测量研究的转变B.20世纪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发生重要变化C.量子理论导致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精确取代经验D.量子力学为物理学提供了精确但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量子论,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表明了两层含义:一是“量子力学……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提供了精确的完整的理论”;二是“今日物理学……仍旧保留了基本的经验性”,据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D项。7.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答案】D【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说”,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正确认识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8.为达尔文进化论奠定理论基础的是()①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精神②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③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④早期进化论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注意关键词“理论基础”,①②为思想方面的原因,属外部因素,因此应排除。9.“一切动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自然界无力供养它们;因此每一代都有许多个在达到生殖年龄以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