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要求】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3.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写雨景的话。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导入故事,质疑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外国小朋友的故事——生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评价:这是你的疑问;你很会思考这个问题很有价值。)2.同学们,那就带着这些问题赶快读书吧,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谁能用几句话概括出来。(谁能说得再简洁一些。你说得既完整又简洁。)(板书:爸爸—妈妈—萨沙—蔷薇花)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1、2小节1.一家人传递的仅仅是一件雨衣吗?(板书:?)2.让我们和萨沙一家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吧!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见过蔷薇花吗?看,这就是蔷薇花。(课件:一朵的)美吗?(出示句子。)2.想一想,你该怎么读,才能让大家听出这花颜色很美,香味扑鼻。自己先练一练(自由读)谁来试一试?(评价。①粉红粉红的,多美呀!②你的朗读把花儿的芳香带给了大家,这个词读得特别好,出示“芳香扑鼻”,(词语贴到黑板上)谁来读准?一起读好这个词语。还有谁想读读这句话?③)这一朵美丽的蔷薇花已经绽放在大家的心中了。让我们带着喜爱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3.虽然天气闷热,但是森林的景色是那样美好。一家人正悠闲地享受着假日。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倾盆而下(课件演示雷声、下雨。)4.这场雨真大呀!课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一下子就将下雨的情景全部描述出来了,能找到吗?(生说,师贴词语卡“大雨如注”)谁来读?(2名)注就是“浇灌、灌入”的意思,那“大雨如注”的意思就是——?我们一起读好这个词语。5.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意思相近?(滂沱大雨)贴词语卡。第一个字读“pang”,跟老师读:滂,滂沱大雨这两个词语里都有三点水的字,(标注红点)它们都是形容雨很大。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形容雨大的?(出示词语: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风骤雨、瓢泼大雨)这样的大雨一般在什么季节出现?对,我们在描写夏季的雷阵雨时,就可以用上这些词语。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二)学习3——8小节1.在大雨中,谁不希望有一件雨衣呀!可是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读3—8自然段,想一想。2.指名说。(课件: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指名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爸爸妈妈在大雨来临时是怎么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你们能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子,而且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真棒理解了就一定能把句子读好。谁来试一试?想想妈妈是怎么说这句话的?(语重心长、亲切的、温和的、语气肯定的)谁再来读?(指名2)一起读。3.在妈妈眼里,萨沙是弱小的,所以妈妈把雨衣给了萨沙。萨沙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吗?他是怎么说的?你能想象出萨沙这时是怎样的心情吗?(不甘示弱、好强、不服气)那你能读出萨沙的这种心情吗?4.萨沙又是怎样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最弱小的呢?(课件:第7节)谁来读。5.滂沱大雨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显得娇嫩纤弱。(贴词语卡)谁来读准这个词语?注意“纤”的读音是xian,(注音)左边“”,右边是个“千”,看老师写。(师在田字格中写)谁再来读准这个词语?读了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3)对,这个“纤”就表示细小的意思。6.看!(出示雨后的蔷薇花图)刚刚迎着阳光开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着,花瓣飘零,娇嫩纤弱。假如你是萨沙,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2)7.萨沙这么想着,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