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230-2010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一、强制性条文规定和解释:(共4条)1、倒置式屋面工程的防水等级应为I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不得少于20年。2、保温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80W/(m·K)。(2)使用寿命应满足设计要求。(3)压缩强度或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50kPa。(4)体积吸水率不应大于3%。(5)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3、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的设计厚度应按计算厚度增加25%取值,且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5mm。4、既有建筑倒置式屋面改造工程设计,应由原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当增加屋面荷载或改变使用功能时,应先做设计方案或评估报告。二、常用规范常识,一般规定:1、倒置式屋面工程的保温层使用年限不宜低于防水层使用年限。2、倒置式屋面防水层完成后,平屋面应进行24h蓄水检验,坡屋面应进行持续2h淋水检验,并应在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保温层施工。3、倒置式屋面基本构造:4、倒置式屋面坡度不宜小于3%;当坡度大于3%时,应在结构层采取防止防水层、保温层及保护层下滑的措施。坡度大于10%时,应沿垂直于坡度的方向设置防滑条,防滑条应与结构层可靠连接。防滑条设计应避免采用断开保温层的导热性材料,并应避免保温层形成冷热桥。5、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复合板可作为次防水层用于两道防水设防屋面。6、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此条是根据公通字【2009】46号文的要求)7、倒置式屋面找坡层,当屋面单向坡长大于9m时,应采用结构找坡;当屋面采用材料找坡时,坡度宜为3%,最薄处找坡层厚度不得小于30mm。8、倒置式屋面防水层下应设找平层,结构找坡的屋面可采用原浆表面抹平、压光;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时厚度宜为15mm-40mm;找平层应设分格缝,缝宽宜为10mm-20mm,间距不宜大于6m,应用密封材料嵌填。9、倒置式屋面保护层:当采用水泥砂浆保护层时,应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2;当采用板块材料、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应设分格缝,板块材料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2,细石混凝土分格面积不宜大于36m2,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分格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山墙、凸出屋面墙体、女儿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10、檐沟、天沟及其屋面板交接处应增设防水附加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保温材料应覆盖整个天沟、檐沟的上下两侧。11、落水口距女儿墙、山墙端部不宜小于500mm;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部位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刷。12、瓦屋面檐沟防水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檐沟处防水附加层深入屋面的长度不宜小于200mm(2)保温层在天沟、檐沟上下两侧应满铺或连续喷涂(3)应采取防止保温层下滑的措施,可在屋面板内预埋多排直径12钢筋,锚筋间距宜为1.5m,伸出保温层长度不宜小于25mm,锚筋穿破防水层处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13、天沟底部沿天沟中心线应铺设附加防水层,每边宽度不应小于450mm,并应深入平瓦下;天沟部位应设置金属板瓦覆盖,在平瓦下应上翻,并应和平瓦结合严密。14、屋面保温层施工环境温度;项目施工环境温度采用胶粘剂或水泥砂浆粘结施工时,不低于5℃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15-35℃℃板块保温层15、当采用保温板材时,坡度不大于3%的不上人屋面可采取干铺法,上人屋面宜采用粘结法,坡度大于3%的屋面应采用粘结法,并应采取固定防滑措施。16、当保温板材采用粘贴法时,胶粘剂厚度不应小于5mm。17、坡屋面保温板材施工应自屋盖的檐口向上铺贴,阴角和阳角处的板块接搓时应割成角度,接搓应紧密,并应用钢丝网连接,钢丝网宽度宜为300mm。18、当采用钢筋网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19、屋脊处应设置纵向分格缝。20、既有建筑倒置式屋面改造的保温层宜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硬泡聚氨酯等保温材料。21、倒置式屋面子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