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的41题1.(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豫冀晋陕湘鄂赣使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评分细则】1.修改建议(4分)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2.修改理由(8分)第一等级: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7~8分)第二等级: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4~6分)第三等级: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1~3分)第四等级: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事实。(0分)3.为拉开考生档次,同时使阅卷具有可操作性,阅卷要求:⑴建议部分(4分):考生的建议,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只要紧扣抗日战争,建议合理,均给4分。如增加国民政府抗战的内容,可以具体到某次会战(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或徐州会战等),或某次战役(如台儿庄战役等),也可以从宏观上概述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情况,均给4分。考生答出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或压缩国民党反共高潮的内容,减少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内容等,均给4分。⑵修改理由部分(8分):考生的“建议与理由”,要形成“因果”关系,逻辑严密(之所以……是因为)。修改理由分两个层面给分:事件本身的影响/意义,给4分;增/减以后有哪些好处(或事件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或作用),给4分。下面的答题模式是理想中的答题模式(阅卷时请仅参考形式,不要拘泥于具体文字论述):建议4分事件本身的价值4分(为什么)增删之后的好处4分(怎么样)增加国民政府抗战的内容结合具体事件回答(示例: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的全貌。(“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建议4分事件本身的价值4分(为什么)增删之后的好处4分(怎么样)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对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中国抗战,减轻了苏美英等国的压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绝贡献,中国赢得了世界尊重,国际地位提高。)建议4分事件本身的价值4分(为什么)增删之后的好处4分(怎么样)压缩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内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民党反共高潮或黑暗统治不是主流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国军且战且退,但一直顽强抵抗到抗战胜利。调整该内容,才符合抗日战争的事实。目录A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略)——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