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复习专题图表框架类转换题一、图表的定义:是借助数据反映某种情况或说明某种现象的可直观展示统计信息属性(时间性、数量性等)的一种图形结构。是一种很好的将对象属性数据直观、形象地“可视化”的手段。二、图表的考查角度:总体看考查概括能力和推断能力,是用文字对图表进行说明、总结、评价。具体有以下几种主要角度;1、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2、从数据中可得出什么结论;3、数据带给人们什么思考或启示;4、根据数据推断相关原因;5、根据数据显示的信息对某个问题提什么建议或采取什么措施。三、图表种类及相关知识•1、统计表格—表格项目及数据的变化•根据表格这列示的数字,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如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或问题。•2、饼状图—各部分所占比例•3、柱状图—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4、坐标图---曲线变化的趋势•5、曲线图—数据的变化规律•6、框架图---各个信息点的关系图表的类型1、表格图车型及发动机排量项目吉利1.0升大众1.4升标致2.0升丰田3.0升每2万公里油耗1100升1400升2200升3200升开支对照改革前养路费/年1320元1320元1320元1320元汽油费7007元8918元14014元20384元改革后养路费0元0元0元0元汽油费7887元10038元15774元22944元2、曲线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0.710.410.110.09.18.38.45.14.95.34.03.02.44.70.02.04.06.08.010.012.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单位:%中国世界平均3、直块或柱状图4、饼状图B后爪受电击组A无电击组C前爪受电击组0.10.20.30.40.50.6时间(秒)54321距离(米)5、坐标图6、框架图图表类转换题命题角度分为三种:•1.直接概括图表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或提建议(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3、对图标的考查贯穿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中(2013广东)阅读下面表格,写出结论性的话。(16字内)某高三(1)班同学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统计表使用情况人数百分比完全正确714﹪部分正确3264﹪一点到底612﹪不用标点510﹪结论:大多数同学还不能完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感受真题第二、注重对比分析,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表文转换题答题步骤:表文转换题答题步骤:第一、注重整体阅读,注意:把握主题方向,兼顾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推断结论】题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20个字以内)时间分配能够背诵的百分比立刻4小时后全部时间诵读35%15%1/5用于尝试回忆50%26%2/5用于尝试回忆54%28%3/5用于尝试回忆57%37%4/5用于尝试回忆74%48%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2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不超过30个字。人从众利用利用利用森林木答案示例:人口越来越多,人均可利用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推断结论】题3.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学生阅读能力值8642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这表明: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读书时间成正比,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推断总结】题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4分)【概括图表信息】题(示例)①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②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练习的次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请把它所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习成绩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呈上升总趋势,尤其是在学习初期更为明显,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学习成绩会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升”的现象。【课堂练习1】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