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ppt课件VIP免费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ppt课件_第1页
1/9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ppt课件_第2页
2/9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ppt课件_第3页
3/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二.自主:题解,作者。1.题解。(1)闻:听到,听说。(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biǎnzhé](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3)龙标:今黔qián阳。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2·作者。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被贬龙标(黔阳)。三、合作1: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合作2:翻译。杨花落尽的时候,子规鸟在不停地悲啼,听说您被贬到龙标,一路上要经过五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吧,伴随着风儿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探究1: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古称五溪)有关的内容。答:龙标、五溪、夜郎。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答:写“杨花”且“落尽”是点明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渲染了凄凉哀婉的气氛。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探究2: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借月抒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的同情、关切、思念,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品诗欣赏探究3:主题4.本诗主题是什么?答:借月抒怀,表达对老友的同情、关切、思念,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ppt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