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班级管理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量化管理是一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量化、评价、管理的方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独生子女增多,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较差,心理素质,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约束力下降,凡事“我”字为大,不管他人的幸福与痛苦。因此,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管理能力、自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这其中,量化管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实行量化管理的作用卢梭说过:“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让学生根据量化管理细则处理班级日常事务,让其在过程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从道德品质和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对高中生这方面的能力加强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符合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在这一点上,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学生到学校里来绝不是仅仅学习知识,根据教育方针,它还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观点认为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帮手、“配角”,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起辅助作用。这种关系,使班委会的工作处于被指导的地位,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从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来看,班干部应是班级管理的主角,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高中班干部尤其如此,班干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好导演,引导方向,化解矛盾。让班干部有机会表现自我,让班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心理学认为“实践活动在人的能力发展上起着决定作用”。利用班级量化管理能使班干部有真正意义的自主管理、表现自我的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管理能力,从素质准备上适应新时期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2、有利于促进班风的好转。“班级是学生社会化机构,学生在班级里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懂得他人的评价和自己与班级其他成员的比照,学会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因此在中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即提高自律意识和自省能力),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班级量化管理有助于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具体化,并强化班级内部舆论作用,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向上且成员个性较强的班集体。而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中,教学与管理的作用才能互相促进,学生才能更好地懂得“做人之道”并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3、有利于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一般看法是班主任工作应以“勤”字当头,但实际上单凭一个“勤”,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班级量化管理能让班主任改变婆婆妈妈式的管理为遥控式管理,从而充分尊重学生并解放自身。贯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使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从而充分挖掘班级人力资源,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自觉自主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使班主任节省了时间,能够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育科研中,实行班级量化管理,班主任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学生动态,了解班级情况,从而为及时处理班级事务及突发事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最大程度上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4、有利于对学生操行的评定,形成班级多渠道公开管理。操行评定是对学生在一个学期(或一个时期)内的学习、劳动、纪律等方面的小结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成绩和进步,认识优缺点,将客观评价和主观上的认识结合在一起,提高自觉性,促进进步。但是缺乏具体依据的操行评定,会给学生造成不认同的心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会产生反作用。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只要依据班级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条例。并量化,同时配制相应的表格辅助实施,操作评定便有了具体的重要依据。形成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之后,能有效的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气氛,使班级管理真正民主化,在维护操行评定的权威性的同时,提高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班级量化管理的公开还能形成管理公开化的模式,形成班主任、任课老师、班干部、学生多渠道的互相管理,互相监督的机制,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二、班级量化管理的原则基于以上班级量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