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资产1.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1.1.1考情分析•本讲近三年考试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属于不重要的章节。•重点掌握现金清查的会计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和其他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1.1.2知识架构图•一、库存现金•1.库存现金是指通常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经管的货币。2.库存现金使用范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单位可使用现金支付的款项有:•(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个人劳务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零星支出;•(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除上述情况可以使用现金支付外,其他款项的支付均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解释】零星支出受结算起点1000元的限制,其他支出不受1000元结算起点的限制。比如出差人员随身携带5000元现金。•3.现金限额•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了保证单位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允许单位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核定,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确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按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经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超过部分应于当日终了前存人银行。•4.现金收支的规定•开户单位现金收支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开户单位现金收人应当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2)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坐支).•(3)开户单位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4)因采购地点不确定,交通不便,生产或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开户单位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5.现金的账务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应在“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账户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不得在“库存现金”账户核算。•【解释】备用金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暂付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使用的备用金。对于备用金,可以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借方登记备用金的领用数额,贷方登记备用金使用数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暂付周转使用的备用金数额。备用金的管理包括:•(1)定额管理:指财会部门对经常需要使用备用金的部门核定备用金定额,并按核定的定额付备用金,定额备用金使用后报销时,财会部门按照核准的报销金额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其核算过程如下:•①按定额拨付备用金:•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贷:库存现金•②使用后报销时(花多少补多少,花掉的计入成本费用,“补”是指用现金补足花掉的)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库存现金•(2)非定额管理: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内部某部门或个人的实际需要,一次付给现金,使用后持有关原始凭证报销,报销时财会部门根据所付款项和应报销的金额进行清算,若有余款全部收回,若不足,则补足差额。其核算过程如下:•①按实际数额拨付备用金:•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贷:库存现金•②使用后报销时(实报实销,多退少补)•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库存现金(原借多了,由经办人员退回的现金)•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库存现金(原借少了,应补给经办人员的现金)•【解释】实行定额管理“备用金”科目的金额平时不做变动,只有企业改变备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