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考题特点:问题设计侧重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四个考查:①揣摩人物形象;②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故事情节的合理性”);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要点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1)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外貌、衣着、神态)、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2)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环境描写、景物描写2.常见题型:(1)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2)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3)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3.“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4、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分条作答:性格特征+分析二、赏析小说情节安排1.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⑵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⑷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⑸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平叙的方式有二: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3、情节安排的评价(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4.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注意:分析情节的目的是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因此要注意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上的作用。三、赏析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的作用A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B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节令;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2、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一)、表述要点: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二)、表述格式×××具体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