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作业第一专题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概述一、公共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哪些?答:(1)政治因素与民主压力(2)经济因素和财政压力(3)社会问题与政府失灵二、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公共管理社会化。2、公共管理国际化。3、公共管理政策化。4、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化。三、公共管理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答:1、公共选择理论;2、委托代理理论和“委托代理问题”;3、寻租理论;4、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5、管理主义;6、重塑政府理论;7、有限政府理论。四、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答:自公共行政诞生以来,一直是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主要形式。20世纪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兴起,使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大行其道。在历史继承和时代发展的作用下,新兴的公共管理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之间既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又具有诸多的创新和差异。1、主体的广泛性。公共管理以政府组织为主,同时对非赢利组织和公共企业进行重点研究。传统公共行政将研究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2、目的性质发生转变。传统公共行政比较注重维护国家政治统治秩序和提高效率公共管理则注重增进、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并注重法治公平等社会基本价值观,注意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3、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引进公共部门。4、强调结果导向和为达成结果而承担责任。公共行政比较重视管理过程而忽视管理结果,也不注重公共责任的追究。而公共管理更强调结果和为此而承担的责任。五、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深层因素是什么?答:1、利益结构多元化;2、经济生活市场化;3、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第二专题公共管理主体与公共管理职能研究一、政府体制及其类型有哪些?答:1、行政权力体制,指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之间权力分配关系的制度,反映着行政机关在一国政治体制中所拥有的职权范围和权力地位,一般都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类型:“三权分立”制、“议行合一”制、“军政合一”制、“政教合一”制、“党政合一”制。2、中央政府体制,指国家最高行政权划分、运行方式等制度的总和。类型:内阁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国务院体制。3、政府首脑体制:指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代表者与实际承担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制度,也就是国家元首和首脑的最高行政权力的分配关系。类型:“一元制”、“二元制”、“多元制”。二、试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与作用。答:非政府公共组织历史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大规模的兴起被称之为“社团革命”。这场革命的出现是伴随着西方国家行政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行政改革浪潮的着力点在于国家、政府对经济、社会控制的减弱,放松管制以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市场化、民主化、民营化为社会组织的大量产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一时期盛行的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契约失灵理论、新社会运动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志愿失灵理论、第三方政府理论等为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非政府公共组织,这个庞大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繁荣。2、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1)促进经济发展。2)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渠道。3)发挥纽带作用,沟通政府与社会。4)提供公共服务,扩大社会公平。5)激发人们的公共意识,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6)促进民主政治改革。三、试述公共管理职涵义与分类。答:(一)公共管理职能是指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二)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类:1、传统的国家职能分类:一部分是指一切人类社会具有共性性质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另一部分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要求的特殊职能。2、现代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类。(1)政治性职能,包括统治职能、保卫职能、外交职能等。(2)管理性职能,包括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3)服务性职能,包括完善公共行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