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地质先行演讲稿原创:eyeiseye狂言诞语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xxx,是一名地质工程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城市规划,地质先行".2001年7月13日那一天的夜晚,有一个城市一片欢腾——北京,申奥成功了。奥运盛事,无一中国人不想参与其中。身为地质人,为奥运场馆建设先行探路,既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参与奥运的最好方式。2003年,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规划初步确定,规划拟新建场馆三十余个。难题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规划中的主场馆就位于黄庄-高丽营断裂带附近——这是一条活动断裂带,任何建筑物一旦横跨活动断裂带,安全都将受到威胁。(白)"平安奥运",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首都地区专门承担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的专业队伍,XX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紧急抽调技术力量和专业设备,对黄庄-高丽营断裂带展开了细致的地质勘察工作,及时向北京奥组委做了专题汇报,提出了避让建议和应对措施。最终,奥运场馆建设巧妙避开了这条活动断裂带,场馆安全得到了保证。当时,我只是一名学生。在修读地质这些年,我更加清晰地认知到地质工作的厚重和浪漫。地质工作,就是胸怀地球四十五亿年的时空、倾听岩石和泥土讲述的故事,就是丈量大地的宽广、观测地球的脉搏。这一切,都只是为夯实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健康根基。今天,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地质工程师的我不禁思考,城市副中心这块地质躯体,健康状况又是如何呢。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通州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及温榆河冲积平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首都北京的东大门,素有"京东粮仓"之美誉。然而,祥和的地表之下,却是重重的危机(白)。第1页共3页通州地质条件却并不理想,尤其副中心地区断裂构造高度发育,十余条断裂藏匿地下(重)。在座应该也有工作生活在副中心的朋友,听到断裂这个词,是否也心头一紧。不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活动断裂。顾名思义,活动断裂就是周期性活动的断裂,这个活动周期有多长呢。(白)如果我们假设人的寿命是一百年,那活动断裂就是一百再乘以一百,在过去一万年内有过活动记录、而且仍然有可能"复活"的断裂。显然,活动的断裂比静止的断裂危险性更大。断裂带交叉和拐弯的地方则更加危险,因为这里是应力集中的部位,就像膨化食品包装袋上那个便于撕开的"丁"字形口子。当断裂开始活动时,引起的地面错动会直接损害跨越该断裂修建的建筑物,对地下管道、地铁等线性工程的破坏更是不可估量。可谓是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罪魁祸首。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面积广阔,又位于寸土寸金的地界,面对活动断裂带,再用"避"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了。那,有断裂藏匿的地方就不能建房修路了吗。(白)并非如此。例如,在两条断裂带之间建房子就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如同马路车道间的"安全岛"一样。这又是否意味着建筑物不能跨建在断裂带上呢。也非绝对。在美国,就有一个室内的网球场坐落在一条活动断裂带上。建筑师采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把网球场的建筑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建在断裂带两侧。如此一来,即使断裂活动时,地表上升或下沉几米,建筑物也不会有事。但这些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要摸清断裂带的地质家底。可是上天容易入地难呐。这些藏匿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地质断裂,究竟该如何探测它,并判断它过去万年间的生命迹象呢。(白)在医学领域,有一种名为ct造影的技术,当医生只能初步诊断出病灶的大致位置,却又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时,为了得到清晰、直观、准确的病灶影像,做进一步确诊,就需要采取这一技术,而这一原理呀,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地球。这就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简称物探。如果把地球比作人体,地层岩石结构就相当于它的五脏六腑,这些地层岩石有着各自的属性参数,重力、导电性、磁性等各不相同。而地球物理探测就是通过重第2页共3页力、导电性和磁性等探测设备,对我们的地球做ct.通过扫描区域内对地球重力、导电性和磁性反射的信号进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