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给材料作文》执教者:杨碧玉一、作文形式的发展变化•1、命题作文:此种作文的限制性特强,根据命题,审清题意,确定体裁和中心,再组织材料进行写作。异中求同,千篇一律。•2、话题作文:此种作文的限制性较小,确定一写作范围,自拟题目,自定中心,自选文体,自选表现形式,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文章,求创新,求个性。•3、给材料作文:此种作文集中了以上两种作文的优点,限制性与开放性结合,根据所给的材料,确定中心,自己拟题,自定文体和表现形式,也要求创新性。二、给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指的是根据出题人给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选择一个突破口进行写作。这些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主要是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或者是有深刻哲理意味的小故事,目的在于让大家从材料中解读出这些事件或故事背后放映的深刻道理并完成习作。三、材料的类型•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四、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一)必须读懂材料•给材料作文与其他题目类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要读过所给的材料之后才可以写作,写作不能脱离材料。那么认真研读材料便成了我们完成习作的首要任务。一般来说,在动笔写材料作文之前,我们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步:•(1)读懂材料。将材料读清楚,读明白。•(2)挖掘道理。分析材料背后蕴含的道理,为写作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3)选择习作方向。选择最擅长的一个方面进行写作。•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例如:请大家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看看能从中发现哪些道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养一颗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他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那些沙粒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快要绝望了。就在这时,有一颗沙子答应了。旁边的沙粒都嘲笑它,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寒冷、孤寂为伍,多么不值得!那颗沙子还是无怨无悔地随养蚌人去了。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颗沙子已长成了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的那些伙伴们,有的依然是海滩上平凡的沙粒,有的已化为尘埃。•——《沙子和珍珠》这是一则著名的哲理小故事,故事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看看你是否发现了这些丰富的内涵:•1、坚持:沙粒在听到同伴们所说的种种困难后毅然决定跟随养蚌人。•2、机遇:沙粒遇到有理想的养蚌人,养蚌人遇到执着的沙粒,最终打造出一颗珍珠。•3、选择:沙粒在听从同伴和跟随养蚌人之间做出的选择。•4、付出:沙粒和养蚌人付出艰辛,最终得到珍珠。•5、执着:沙粒不听同伴劝阻毅然决定跟随养蚌人。•6、忍耐:沙粒在贝壳中经历几年的时间才变成珍珠。•7、价值:经过磨难变成珍珠的沙粒成了宝贝,而其他沙粒早已风化成土。•8、逆境助人成长:沙粒在蚌中经历各种困难后,最终变成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这些都是我们在习作中可以选择的写作方向。虽然在习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散思维,但要切记:要选择自己最擅长、最有话说的一个方面来写作。(二)正确立意不能忘•在看懂材料之后,下一步就要进行具体的写作。但在写作之前要记得为自己的作文正确立意。立意正确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思想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那如何才能正确立意呢?1.抓关键词句法例1、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立意:永不满足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例2、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