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十六届四中全会)。2、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发展)。3、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会议是(十六届三中全会)。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是(有法必依)。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科学论断。6、在促进中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审议通过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0、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的会议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11、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1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1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的著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4、(多选)建设政治文明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B.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C.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D.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设答案:AD15、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四马分肥)。16、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提升领导者核心能力。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模型是领导科学的发展和创新,其四大结构性能力包括(政治辨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新力、自我提升力)。17、中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18、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大体平稳是指(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1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20、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1、最先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毛泽东)。22、“火炬计划”旨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指导计划,“星火计划”是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丰收计划”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国内外现有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综合应用到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农机等各业的大面积、大范围生产中去,已达到稳产、高产、低消耗、高效益的目的,“燎原计划”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国农林网决定免费为中国所有村庄建一个门户网站的计划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4、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民族团结)。25、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6、1953年,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总路线)。27、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28、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29、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0、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最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党内民主)。31、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32、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33、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3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定息)。35、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36、市场经济最本质和最基础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