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间:课时编号:031.长城和运河上课时间:课时编号:031.长城和运河复备栏复备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3.感悟第一部分,感受长城的“奇异”与“不朽”。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写字,感受长城的“奇异”与“不朽”。教学难点: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你们谁游览过长城?想不想去观赏一番?2.学生畅谈游览长城的印象或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畅谈自己的感受。3.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盘古开天劈地,到现在,有过多少人间奇迹啊!今天啊,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看一看长城,去游一游运河。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飞机上,从长城和运河的上空去观看(俯瞰),长城和运河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想知道吗?哪赶快打开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3.出示生字词,认读,哪些字的音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谈谈这些词语哪些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理解。把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介绍给大家听。不理解的下节课再解决。三、了解长城的特点,指导美美地诵读1.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像巨龙穿行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因为长城长)长城有多长?(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2)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主备人:房金林审核人:房金林(3)穿行在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录像)(4)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5)词语积累:山峰可以有起伏,长城可以有起伏,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麦浪)有时候,心情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连绵起伏、波浪起伏、麦浪起伏、心潮起伏、(diédàng)跌宕起伏小结:运用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积累词语,这叫举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学习的窍门。2.在我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奇异)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兴奋、激动)教师指导读,读出惊奇,要读出对长城雄伟壮美的那种情感来。四、了解长城的建筑,指导自豪地读1.想想看,这样一座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而我们最应该赞美的是谁?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人间奇迹,面对着我们如此智慧的祖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长城部分的诗。五、了解长城的历史,理解“不朽”,指导深层次地感悟长城1.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在这里说是“万里长城谱写诗篇”是一种拟人手法,课文为什么会说是不朽呢?你是怎样理解不朽的?2.教师根据学生理解,适当补充。六、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蜒、创、族”三个字。复备栏上课时间:课时编号:04第二课时复备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2.引导学生搜集长城、运河以及祖先建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难点: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读下面的诗句,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一种奇异的景象(播放录像)二、了解运河的特点,指导美美地朗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