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相同点;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准备:师:正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小正方形若干个。生: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尺,剪刀,小正方形若干个。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新课1、猜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2、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二、探究,学习新课。1、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2、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1)设疑:为什么我们有时我们会把长方形看成是正方形呢?是我们对它们的认识还不够。(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折一折并思考问题: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2、正方形有()条边,都(),有()个角,都是()角。(3)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让学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3、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四条边的名称。教师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三、练习,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演示,如何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正方形?让学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2、“想想做做”第2题。同桌之间完成。让学生演示。3、“想想做做”第3题。照题目剪出图形,说说是不是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为什么。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操作(两个或小组)教师检查。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先估计,然后动手量一量,并填在括号里。教师检查。6、“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先估计,再通过用直尺量知道长是多少,宽是多少。7、“想想做做”第7题。让学生动手画,一位学生上来画。让学生说说上来的学生画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四、全课小结。(以上面的填空为主)让学生说说长方形和形方形的特点。板书设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名称特点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条边,四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相同点:都有4条边,都有4个直角。课前思考: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设计了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这样他们的操作就有了更明确的目的。虽然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之前都认识过,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不会自己去总结,所以,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去发现、去总结。课后反思:学生对于图形充满了兴趣,学习的效果很好,气氛非常活跃。首先通过用猜的形式,让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通过观察、提问的方式,一下子就让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找到了目标。在这个引导下,学生就开始小组合作去研究它的边和角的特征。像四条边和四个角这类较简单的问题他们总是能很轻松的就认识到。而我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不同点,也就是长方形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这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