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区地方志办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2014年,xx区方志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方志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和全省第八次地方志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志工作,以全面推进二轮修志为目标,努力拓宽地方志工作思路,坚持存史、资政、育人的宗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有效地开展志鉴编修工作,进一步增强方志系统服务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能力,为海峡西岸新兴工贸港口城市建设作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14年主要工作(一)召开《涵江年鉴(2014)》编纂工作会议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精神和xx区年鉴编纂工作连续性的需要,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编纂出版《涵江年鉴(2014)》。同时,召开会议布置编纂任务,全区120多个承编单位负责人及撰稿人员参加,会议传达“关于编纂《涵江年鉴(2014)》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安排具体编纂工作,副区长姚景耀就编纂任务提出重要强调。另外,就年鉴条目撰写及编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切实有效地提高编撰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涵江年鉴(2014)》编纂工作按照区政府要求,区方志办具体负责组织编写《涵江年鉴(2014)》。在整理、编写过程中,方志办编辑人员多次与承编单位沟通、交流,反馈审阅意见。初稿交由外聘专家进行审阅,一审稿及初审意见返回后,针对审阅结果,我们认真研讨、交流,拿出具体意见,完成一审稿修改、校对工作,并马上进入二审工作。截至9月份,该年鉴完成稿件整理和编纂工作,即将进入出版程序,预计12月份正式出版。全书设大事记、区情概况、建设环保、交通通信、农村农业、工业、金融、财税经贸、经济综合管理、中共xx区委、xx区人民代表大会、xx区人民政府、政协xx区委员会、中共xx区纪委、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政法武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事编制、民政社保、街道乡镇、人物、附录、索引等26个类目,约50万字。第1页共3页(三)继续编纂《xx区志(1995—2005年)》2014年,区方志办继续抓紧组织编纂《xx区志(1995—2005年)》。以“创精品、修名志”为目标,想方设法督促落实未交稿单位及时交稿,努力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继续抓好续志资料编纂工作,帮助资料空、少的部门重新整理资料。由主编统揽各编辑初纂情况并加以汇总、统一标准,分头规范编纂,抓紧做好对已编章节的统稿工作。截至年底,初稿基本完成,开始进入总纂阶段。(四)设立“志书查询开放日”,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志鉴编纂工作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志鉴的导向作用,为推进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着力宣传xx区一系列相关重要政策,宣传各级各部门关注和改善民生的一些举措、进展和成效,推动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塑造涵江形象为目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经研究讨论,区方志办将每周三设定为志书查询开放日,面向广大群众开放本办收藏的志书,提供查询。同时,根据涵江志鉴工作的实际,讨论研究出台《编写规范要求》和《编纂行文规范》,以规章的形式指导涵江志鉴编修工作。(五)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2014年,区方志办在做好志鉴编纂工作的同时,密切配合上级部门的相关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1、根据省、市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区方志办抓住契机,宣传《XX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文件精神,做到修志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选送书籍参加xx市地方志成果展。xx区方志办选送该单位历年编纂出版的《xx区志》《涵江财政志》《千年涵江》《xx市第一医院志》《涵江医院志》《涵江年鉴(1995-1997)》《涵江年鉴(1995-1997)》《涵江年鉴(1998-2000)》《涵江年鉴(2001-2004)》《涵江年鉴(2005-2008)》《涵江年鉴(2010)》《涵江年鉴(2011)》《涵江年鉴(2012)》《涵江年鉴(2013)》等书籍参展,出版书籍数量居县区前列。。第2页共3页3、根据省方志委关于编纂《福建乡规民约》的通知,区方志办认真选取5篇具有代表性的乡规民约报送市方志委。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