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一、领会民法精神1、民法就在我们身边民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人们的人身、财产等权益受民法保护、买卖、租赁等日常活动都要受到民法的调整。民法“民法是对人体现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杯的法律。生活中的肖像权被侵犯——人身权与财产权2、民事法律关系面面观(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民法的内容民事主体:a、权利主体(自然人)b、义务主体民事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格)民事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3)、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3、遵守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4)、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5)、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核心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公民、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主体地位平等。(2)、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平等。(3)、承担的民事义务平等。(4)、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请结合书上P123页案例,回答下列问题。a、杨女士的这一诉讼有什么意义?b、假如你碰到类似事件,会怎么处理?民事权利的实现,除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在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着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4、认真对待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除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请看P123页链接回答下列问题☆杨女士的这一诉讼有什么意义?☆假如你碰到类似事件,会怎么处理?二、珍惜人身权利1、与生俱来的权利在法律关系中,人是主体,法律要求尊重并维护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与尊严,就是民法中人身权的主要部分,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请看P125页回答下列链接☆你怎么看待上述议论?如果怀疑到你头上,你会怎么处理类似的事件?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做法,实际上在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名誉、隐私、肖像、姓名等权益。当然,现实中也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甚至侵害他人人身权的事例。我们有必要提高权利意识,既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2、生命健康俱可贵“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最基本的人身权。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生命健康权是我们的基础权利。3、姓名肖像受保护每个人至少有一个名字,它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我国法律明确保护公民对其姓名享有的权利。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请看P126页链接回答下列问题☆本案中张玉的姓名权是否收到了侵害?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姓名权利的?肖像,原本的含义是指一种造型艺术,并非人身权的对象。肖像权就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权益。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4、名誉隐私不可侵对于人格的这种评价,在法律上被称为名誉。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请看P127页链接回答下列问题☆顾墨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吗?案件中这些人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隐私,不一定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享有的人身权是多方面的,除上述权利之外,其他的人身权还有荣誉权、人身自由权。三、维护财产权利⒈定分止挣——所有权财产权是现代社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财产权的直接目的,就是定分止挣,解决物品的财产权归属个交流使用问题。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