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四章取样观察法定义:取样观察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抽取部分对象为样本或抽取被观察者的“目标行为”进行观察,然后以样本或目标行为的结果推论总体状况。“行为”是事先设定的操作性定义:对必须观察或测定的行为或现象给予具体详细的说明、规定,确定一个行为或现象的测量与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即观测指标。行为的操作定义【例如】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是指两岁以上婴幼儿经常有吸吮手指、衣角、或是被角等行为。幼儿同伴交往: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并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例如】社会性游戏操作性定义游戏类型操作定义无所事事没有做游戏,只是碰巧观望暂时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玩弄自己的身体,走来走去,爬上趴下,东张西望。旁观观看他人游戏,有时凑上来跟玩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主意,但自己并未直接参与游戏。单独游戏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平行游戏在同一个地方玩,各玩各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联合游戏在一起玩相同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随,但没有组织与分工,做自己想做的事。合作游戏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承担角色任务,互相帮助。【练习】1.含义时间取样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时间取样观察法【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刘老师准备从上午9:30到11:00之间,观察自己班上15名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一共观察的时间是90分钟。她将这90分钟平均分配在15名幼儿身上,即每名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另外,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刘老师准备在一个星期内,反复这个过程3次。观察结束后,每名幼儿共有3次、每次6分钟的行为记录。时间取样观察法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间隔由两种:规律性间隔,随机性间隔。时间间隔:事先确定观察时间,选定具体时段,用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观察。例如:每周一、三、五下午3~4点,对大班10名幼儿每名观察6分钟,持续6周。使用条件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只适用于外显行为,不宜于观察内在行为;必须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等;必须对观察的行为与事件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应当制定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1)确定目标行为婴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外显的行为。【例如】幼儿规则意识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2)对目标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婴幼儿行为进行描述,将抽象的行为转换成较为直观的、可观测行为描述。【例如】幼儿规则意识:幼儿按照老师或同伴一起制定好的规则做出相应的行为,对他人没做到或破坏规则表示不满。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例如】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表1幼儿规则意识操作性定义类型编号行为类型操作性定义A类型自主式规则意识能自觉遵守规则,如:自觉排队,遵守游戏规则B类型自我中心式规则意识为了自身的行为而忽视某些规则,如:上课随便说话、下位C类型指责性规则意识指责他人违反规则的行为,并要求他人改正表2幼儿信息记录表姓名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是否离异教养方式李宜恒男四岁否否父母教养(3)制定观察记录表(3)制定观察记录表观察日期观察时间规则意识行为类型A类型B类型C类型5.228:00-8:20√9:00-9:30√√10:00-11:00√√5.238:00-8:20√9:00-9:30√10:00-11:00√游戏类型123456……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被观察的儿童①②③④⑤⑥时间间隔可以是:10秒钟观察,10秒记录,等40秒观察下一名儿童。社会性游戏观察记录表记录形式:查核记号,打钩记录行为是否出现;记录记号,划”正“等,记录在限定的时间间隔内,行为出现的次数或频率。采用“间歇——观察——记录”的方式例如:每一名儿童观察6分钟,1分钟观察,一分钟记录,一分钟间歇,重复上述过程。(4)进行观察记录(5)行为分析整理观察记录资料;撰写观察分析报告。(5)行为分析【操作练习】1.操作下定义很新概念分类定义2.观察表格设计婴幼儿攻击性行为操作性定义序号类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