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一百七十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170万年前元谋人:直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115万年前—70万年前蓝田人:直立人,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是亚洲北部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70万年至29万年前北京人:直立人,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生活在更新世。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1930年发现于北京市周口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河姆渡遗址,生活在长江流域,生活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出土了最早漆器;发现水稻和蔬菜,证明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约5000—6000年前半坡人: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生活在黄河流域,生活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发现的粟证明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前6000—前5500年:炎帝,又名神农氏,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前2717-前2599年:轩辕黄帝为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与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约前2070年—前1600年夏朝共传13世17王,历时472年。夏代曾实行过井田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太康失国: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不理政事,夏部族权威削弱,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少康中兴:击败了寒浞,恢复夏室。前1600年成汤灭夏:,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桀逃至鸣条,汤追之,展开了大战,桀被击败,夏灭亡。前1600年—前1046年商朝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商汤将自己在亳建立的王朝称为“商”,后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又称殷商。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前1046年武王伐纣: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占领商都宣告商朝灭亡。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出土。前1046年—前771年西周共传11代12王,历时275年左右。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前841国人暴动:周厉王任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地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平民为主体发起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入王宫,周厉王出逃。前841年共和行政:国人暴动后,周无主,由周定公罩穆公共同掌权。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开创了中国历史准确纪年,此后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天,没有间断记载。成康之治: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太平盛世。分封制: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周礼: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井田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前770年-前256年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春秋是奴隶制度瓦解时代,东周是封建制度确立时代。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