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第一节转基因植物概况第二节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第三节主要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第四节转基因植物安全管理第一节转基因植物概述转基因植物是指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植物)导入受体植物细胞,并由重组体细胞再生而成的植物体(GMP).转基因植物也称基因修饰植物.世界上首例转基因植物是1983年问世的转基因烟草.最早进行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植物是转基因棉花(1986)现全球已在200多种植物中实现转基因.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一转基因植物的应用1全球转基因植物应用的状况目前在转基因植物中成功表达的基因主要有: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逆基因,品质改良基因,雄性不育基因,迟熟基因和改变花色基因等数十种.已从这些转基因植物中选育出众多具有丰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寒、抗早、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至2010年,全球已有22个国家共种植1.48亿公顷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家是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及中国.2中国转基因植物应用的现状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转基因植物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从跟踪—仿制—自主创新—产业化的跨越,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自主克隆的基因已超过400个,其中抗虫基因约50个、抗病基因近60个、抗逆基因160多个、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近80个、品质与产量相关基因70多个、抗除草剂基因4个,共申请专利300多项.2010年,我国共种植转基因植物350万公顷,主要包括:棉花、番木瓜、白杨、蕃茄和甜椒等.其中抗虫棉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66%.中国已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包括:转基因油菜(籽)、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3转基因植物应用的利弊中国转基因植物实验品种包括:棉花、木瓜、番茄、甜椒、杨树、牵牛花、牧草、草莓、葡萄、甘蔗,可能还有更多.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由于提高产量、品质和节约大量劳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全球转基因植物产品的销售额1995年仅7500万美元,1996年达2.35亿美元,到1999年达到23亿美元,预计现已达到35-45亿美元.种转基因抗病虫和抗逆(耐)植物可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开发利用转基因植物还能够拓展产业形态,提高产品附加值:▲功能性和治疗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能源和环保产品;▲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转基因医药和检测试剂.转基因作物及转基因食品的泛滥或失控可能造成的对于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动物与人类健康的危害或风险,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和担扰.▲转基因植物向外释放对生态环境的风险;▲抗性基因向杂草转移的可能性和潜在危险性;▲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公众的知情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二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1除草剂的种类及应用除草剂是指能杀死田间杂草的化学药剂.目前使用的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两类,后者为非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无害或低毒.可在特定农田中防除部分杂草.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作物和杂草,只能用于种植前除草、定向除草或树下除草.任何除草剂的过量使用都有可能对作物产生毒害和残留,包括土壤残留.2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一些微生物和植物能够产生分解某种除草剂的酶,其编码基因称为抗除草剂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植物中表达而形成的转基因植物,赋予了抗某种除草剂的特性,称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农田可在生长期间较高剂量地使用除草剂.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可简化除草作业、提高产量;并有利于推广少耕或免耕技术,从而保护土壤,节约能源、肥料和灌溉用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3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机理提高靶标酶或靶标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减轻或消除靶标酶或靶标蛋白受抑制,即被除草剂结合后仍有相当浓度的靶标物,从而产生除草剂耐性;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对除草剂不敏感的靶标酶或靶标蛋白异构体,使其不能与除草剂结合,但生物活性不降低,因而对除草剂具有抗性。抗除草剂基因表达产生能降解(或转化)除草剂的酶或酶系统,将除草剂分解(或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代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