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镇江市香江花城小学沙婉恬212003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图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教学中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主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观念。教学准备: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学具:正方形长方形纸片点子图两幅三角尺设计思路:这节课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三、应用拓展四、游戏激趣,加深理解五、全课小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玩具你想看看嘛?(出示积木)在数学上我们将他们称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物体都是由许多“面”组成的,为了让同学们看的更清楚,我这有两个大一些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这个面是?(长方形)这个呢?(正方形)(相机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看一看,这两个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几条线段?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边。几个角?这两个图形都是由四条边四个角组成。(相机板书四条边四个角)2.举例。谈话: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对于学生的错误可以保留意见,是不是长方形呢?我们上完这节课再来讨论)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设计思路】从学生喜欢的积木导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中找面,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和平面的概念。对四条边四个角这个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为后面研究特征做好铺垫。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1、小组活动,研究特征出示活动要求,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审题,主要是研究边和角的特点。先摸一摸边,摸一摸角,再分组活动讨论。2、汇报交流提问,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整理小结。(1)长方形对边相等生:我发现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长度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师讲述:我们把这样面对面的两条边称为对边,长方形里有几组对边呢?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对折,用尺量等等。)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2)正方形四边相等证明正方形四边相等时除了量的方法,重点指导折的方法,对折一次只能证明对边相等,相邻的两条边我们称为邻边,怎样证明邻边也相等呢?(借助刚才两次对折的方法)相机指导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四边重合,所以四边长度相等。(3)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可以用直角尺量四次,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参照上面的方法,对折后量一次相机完成板书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征,你能看着板书说一说吗?【设计思路】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实践中获真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找到图形特征时,那份成就感也会让孩子学习数学更加自信。反馈的过程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名称。(长、宽、边长)谈话:我们已经发现并且验证了长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相同点: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相机将板书上的两句“都是直角”擦掉,改写在中间位置,突出表示这是共同点)不同点:(在边上)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邻边也相等。【设计思路】教学长宽以后,让学生对两个图形的特征进行比较,提高了孩子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