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运部管理制度2014年7月9日供运部管理规章制度(2014版)总纲一、总则二、目的作用三、管理制度(一)采购管理(二)仓库管理四、工作流程(一)采购流程(二)付款流程(三)收货流程(四)收进项发票流程(五)发货出库流程(六)原材料领用出库流程(七)产品入库流程(八)调拨出入库流程五、岗位职责(采购专员/采购计划员/采购统计员/库管员)六、绩效考核标准七、附件1供运部管理制度2014年7月9日一、总则为加强部门工作的管理,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所有部门人员及相关人员均应以本制度为依据开展工作。采购管理应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库存原料的种类、数量,考虑物资材料供求形式、供应商的交货期和供货率、运输时间等因素,科学确定采购时间、采购批量、采购批次和报价,确保物资材料的及时供应,保证公司经营能够连续进行及采购的最佳经济效益。仓库管理应做到账实准确无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做到先入先出,从而保证公司产品的良性循环,降低库存产品的损失率。二、目的作用1、作为供运部开展工作的规范依据2、作为公司领导考核供运部工作业绩的衡量依据3、作为供运部人员工作中相互监督与协作配合的依据三、管理制度(一)采购管理:1、廉洁奉公,不徇私舞弊,不违法乱纪,勤俭节约,讲究职业道德;2、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合格供方评定工作;3、编写统一格式的采购计划,内容包含数量、质量、价格等采购要素;4、与供应商的比价、议价、谈判工作;5、经与供应商谈判后,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归档,来料及协助质检部做好进货以及检验事宜;2供运部管理制度2014年7月9日6、负责物料订购及交期控制,积极追踪未完结采购料件,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确保采购计划能如期、如质、如量的完成;7、负责新产品、新材料供应商的寻找、资料收集及开发工作;8、每年度对原有合格供方进行复审,淘汰不合格供应商;9、及时跟踪掌握原材料市场价格行情变化及品质情况,以提升产品品质及降低采购成本;10、执行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的的落实;11、负责与供应商及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12、积极参与紧急的、临时性的采购工作。(二)仓库管理:1、入库验收:接到购进物料,要求根据相关货物单据与原始票据进行检查点数,检查规格和质量,验收合格后按规定入账。清单一式四联,分别留存根,交给相关人员。2、物品办理正常入库手续后,按照物料性质种类分别存入库房,物品存放要合理科学,清洁整齐,防止积压损坏,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出库管理:各部门在领用物品时,要填写《领料单》并由部门经理签字,方可到库房领取,超过计划领用必须报总经理审批。4、库管在发放物品时,应按《领料单》所列品种、规格、数量逐项核准,逐项点发。如果缺货不得用替代品,不得更改单据上任何品名和数字。物品出库后要相应减掉账目数字,以保证账实相符。5、库房盘点:每月25日前进行盘点,严格按照账目核实出入库单及现货3供运部管理制度2014年7月9日库存,并列出详细的物料库存明细表,经审核后提交。如盘点与实际库存相符,应签名备查,如出现误差,要经调查落实后书面报告部门经理。6、仓库保管人员必需定员和指定专人专职负责。物品出入库管理工作和账物管理工作必需由两人共同负责,管物不管账,管账不管物,不能因工作量小而由一个人同时兼任。7、仓库管理人员应对所管物品的种类、品名、数量、规格、入库日期等项目进行造册、登记。8、仓库帐簿的记账原则是:简单、清楚、及时、准确。为便于记账和便于查找,应按总账、分类账的记账顺序,分别对不同种类、品名、规格的所存物品按不同日期依次进行入库登记。9、仓库应将所存物品按不同种类、品名、规格、入库日期等分别进行码放。码放时应做到定位、定架、定号,一目了然,易于盘库,易于清点10、仓库所存物品应有分类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种类、品名、规格、数量、入库日期等项内容。出入库时在标签上进行增减计算,并标出合计项,使仓库同品名、规格、单价的物品通过标签清楚地反映出库存情况11、仓库保管员应对所管物品的完好负责。凡因保管不善或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损失,由保管员负责。四、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