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初中生物教学的一点思考永寿县豆家中学董阿文摘要:生物学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而目前我国的广大农村基层中学由于教学设施的不足,教学设备简陋,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生物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改善基层生物教学设施、设备,提高基层学科教师的生物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改变初中生物课堂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教学手段,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生物学;农村基层中学;新课程改革;发展由于之前教育体制的影响以及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一直不被重视,导致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教学观念落后等诸多问题。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在教学实验方面,更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就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想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一、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教育事业不断的支持,给了我们农村基层改善教学设施很好的一个机会,而生物学教学仪器与设备相对比较昂贵,单纯依靠学校经费很难得到改善,所以,学校应该积极联系地方政府,教育局以及相关的社会公益组织,共同来解决基础设施、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学校领导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对于我们这样的一所不起眼的农村基层中学来说,校长和校领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校领导对新课程改革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够积极地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得到落实。二、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专业队伍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进行与结果,那么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来说,正确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在对生物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知识熟练掌握的前提条件下,认真地研读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具体要求,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真的开展好生物教学。现在基层初中的生物教师很多都是非生物专业教师,那么,由于本身教师就不具备足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更难从专业方面开展教学了。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非生物科学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的学科知识培训,使得这些教师能够具备必须的生物学素养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还有在引进师资力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使得各个学科的专任教师都具备相应的高等教育背景,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能够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果。三、改变传统观念,建立高效课堂初中生物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为最主要的任务,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且对趣味性应该更加的重视。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为例,因为课程内容比较少,并且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那么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以后就会了解到血型的发现,输血的原则以及血量和输血的一些常识,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来进行本课的教学,是相当枯燥乏味的,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采取的措施是学生自学十五分钟以后,由教师组织,开展知识竞答答赛,规则是这样的,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对本组人员进行答题的安排,而由我来指定若干道与本课有关的习题及抽签所用的工具(我这里用的是扑克牌里的黑桃A~K以及大小王),然后由组长抽签,四组依次进行。抽到相应的题以后组长与组员共同商议答案来回答,原则是答对加分,打错由我来纠错并扣除少量的分数,而抽到大小王的组可以自行找出给其他三组的任何一组来回答的问题,知道将我所准备的题目回答完。所有题目进行完毕以后,对得分最高的组进行全班表扬。由于器材的缺乏,可能导致这个游戏不太公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抢答赛),但是依然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