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能够欢快、愉悦的演唱,培养学生乐观活泼的情感;2、学会歌唱表演,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3、初步训练学生舞蹈动作创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1、有表情演唱、表演2、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和舞蹈动作创作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各种动物头饰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1.故事大意: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音乐晚会。参加音乐晚会的小动物有小熊,孔雀,小兔子.小鸭、小羊、小狗,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过来了,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决定在城堡里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于是,他给所有的朋友们都发了请柬。请柬上是这样写的:我亲爱的朋友,今晚我将在城堡里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来庆祝我的生日,诚挚的邀请您前来参加,您的朋友小熊。在离森林很远的波兰,住着小熊最好的朋友----小洋娃娃,她也收到小熊寄来的请柬,于是,小洋娃娃便开动起脑筋,,创作了一首歌曲送给小熊当礼物,并取名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熊收到礼物乐坏了,拉着洋娃娃,合着歌曲,欢快的跳起舞来。2..森林里来了好多小动物好热闹哦,有些什么动物呢?谁来模仿一下这些小动物走路姿势呢?(学生随音乐模仿与想象)(孔雀,小兔子.小熊、小鸭、小羊、小狗)3.今天我们来看看洋娃娃和小熊是怎么跳舞的。4.教师板书课题:《洋娃娃和小熊跳舞》5.多媒体出示节奏卡:(教师讲解节奏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拍打节奏。6.学生按节奏齐声朗读歌词:(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不能演唱的可以通过朗读来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二.学习歌曲:1.教师随音乐音乐范唱歌曲。2.学生随琴声用“la”模仿洋娃娃的快乐的心情。3.学生随琴声用“beng”模仿小熊快乐的心情。4.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唱词,固定音准。熟悉后,请个别学生范唱。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分句教唱,并用电子琴伴奏,防止学生跑调。6.教师唱谱,学生填词演唱。7.学生随琴声完整的唱歌曲。8.大家学的怎么样了,都会了吗?我们分两组来比比看,那组唱得好,唱得完整好吗?三.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大家学的真快,唱得真好,还有其他的小动物也想参加跳舞,大家愿意他们一起来吗?(愿意)那我们先请小鸭和洋娃娃一起跳舞好吗?1.教师出示课件:洋娃娃和小鸭跳舞,跳呀跳呀,嘎嘎嘎它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嘎嘎嘎小鸭小鸭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嘎嘎嘎小洋娃娃笑起来呀,笑呀笑呀,哈哈哈2.学生模仿创作。3.、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拓展的空间)根据歌词由学生自由创作动作,教师归纳整理成为舞蹈。4.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随音乐模仿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即兴表演)三.小结大家今天玩的开心吗?(开心)我们今天很高兴参加了森林音乐会,可是天渐渐黑了,洋娃娃和小动物们都要休息了,我们一起唱着今天学的歌跟他们说再见吧!课后反思:本课教学以学唱歌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演唱、创编、律动表演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景中充分体验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并能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本堂课整体看来,各个教学环节比较清晰,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创设合理、有趣的情景,利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我的充满感情的语言去实现它。在这样的情景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能够有兴趣的、主动的去学习,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所以当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便能够自然地、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还主动地来为歌曲进行了表演。最后,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我为学生创造条件,让课堂成为他们才艺表演的舞台,将学生的激情进一步调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