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燕山大学光学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Zemax的潜望镜的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1.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目的:让学生从书面理论知识,转接到实践解决具体的问题,理解潜望镜的设计原理,以及对即将继续深造考研的同学提前了解和熟悉光学设计的流程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理是实践出来的。课程设计教学是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如此可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学科之作用,激发学生向更深层次追求的动力,知行合一,教学才真正完整。2.课程设计的内容简介课程设计内容分为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设计单透镜并研究其球差特性,共12页第1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及优化双胶合结构的球差和轴向色差。第二个任务是人眼的几何光学仿真及远视校正。第三个任务就是潜望镜的设计。3.课程设计步骤(1)熟悉和理解设计题目的要求。(2)熟悉如何使用ZEMAX软件。(3)掌握各种操作数的使用,以及分析窗口的使用。(4)设计结构以及优化参数。3.1潜望镜的设计设计要求:EFL=200mm,前透镜到光阑的距离为90mm,光阑到后透镜的距离也为90mm。透镜材料为SF2,波长为0.55um。前后透镜厚度均为15mm,视场角分别设、、。选择近轴工作F数为10(既数值孔径为20mm),物距800mm。图1.1初始的LDE表图其中,曲径半径关系为面4“pickup”面2值做-1值,面5“pickup”面1做+1值跟随。厚度是STO面对面2做+1值跟随。此时打开3DLayout如图:图1.2潜望镜的初始结构图然后设置MFE操作数,如图所示:共12页第2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图1.3MFE列表图此时可以看到EFL=206.189969mm与要求的200mm有所差距,所以选择空气隙的厚度作为变量,该MFE中只有EFFL激活,其他操作数做监视器作用。然后执行优化OPT,此时EFL变成200mm。图1.4MFE中EFFL操作数接着激活PMAG操作数(目标值为-1,权重为1),将物距设为变量(去掉原先的其他变量),进行优化,然后,利用PMAG操作数,移动物的位置,使物位于单位倍率处,以便使系统表现出对称特性。为此,在MFE中加入PMAG操作数。PMAG限定的是近轴主光线在近轴像面上的高度与物高之比,令就能达到上述“物置于单位倍率处,系统对称”的效果。可得3DLayout图:图1.5物位于单位倍率处时对称系统的外形图把物置于无穷远,物的厚度设为Infinity。把前半部分的曲率和光阑空气隙厚度设为变量,在MFE中插入TRAC操作数,同时关掉PMAG。此时的各视场的RMS值分别为10.4、685.1、1553.4微米。执行优化后,RMS值变为59.66、95.0、134.9微米,下面给出优化前后RMS值的点列图以及优化前的共12页第3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光线扇曲线和场曲曲线。图1.6.1优化前的RMS值图1.6.2优化后的RMS值图1.7优化前的光线扇曲线和场曲曲线再看看变化后的结构图,此时系统的外形图是经典的潜望镜结构了。共12页第4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图1.8优化设计完成的经典潜望镜结构图以及光线扇曲线和场曲曲线的变化,从下图可以看出T曲线偏向右边逐渐趋近与垂直轴。图1.9优化后的光线扇和场曲曲线在系统的IMA面前插入一个虚拟面,将其厚度作为变量。同时将潜望镜前、后透镜的厚度均由15mm变为5mm,其它设置不变,进行优化,最后进行平视场优化,再添加三个FCGT操作数。图1.10添加三个FCGT操作数优化得到场曲曲线的变化,有T曲线与垂直轴重合:共12页第5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图1.11添加FCGT操作优化后的场曲曲线最后让我们看看此时的结构图。图1.12添加FCGT操作数优化后的潜望镜结构图以及最终的LDE数据表图图1.13添加FCGT操作数优化后的LDE表图至此,潜望镜设计训练就基本完成。3.2单透镜设计及眼睛的校正共12页第6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单透镜设计要求设计正透镜、负透镜的球差关系,与双胶合结构的优化轴向色差。单透镜设计之正透镜数据:图2.1正透镜LDE表图2.2正透镜结构图图2.3正透镜的球差从上图可以得出,正透镜的球差为正的。单透镜设计之负透镜数据:图2.4负透镜LDE表共12页第7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图2.5负透镜结构图图2.6负透镜的球差从这里得到负透镜的球差为负的,如此为双胶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