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4课时世界古代史部分单元训练姓名班级小组编号评价希波战争1、战争方式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2、和平交流中印文化西传(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马可。波罗来华古代象形文字文3、古代文字楔形文字明甲骨文的传佛教播4、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发展《荷马史诗》5、文学与戏剧《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东方文学代表)6、杰出科学家:阿基米德7、著名建筑麦加清真寺(伊斯兰教)巴黎圣母院(基督教)【疯狂记忆】探究案学习目标1、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15世纪,是世界古代史时期。这一时期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2、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取代。从五六千年前开始,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进入奴隶社会,出现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随着奴隶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亚洲的日本、阿拉伯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3、在世界古代史时期,东西方文明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冲撞和融合。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科技和文化为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历史线索的把握和基础知识的掌握【难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比较知识梳理人类出现: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1、人类的形成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尼罗河古埃及2、大河文明印度河、恒河古印度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古古希腊(雅典)代3、西方文明文罗马明4、亚洲封建社会日本阿拉伯国家封建制形成5、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城市兴起拜占庭帝国的灭亡A中国人、阿拉伯人B印度人、埃及人C阿拉伯人、波斯人D印度人、阿拉伯人11、同学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于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A《一千零一夜》B《伊利亚特》C《被俘的普罗米修斯》D《奥德赛》12、以下著名建筑中,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是()A中国故宫B麦家清真寺C罗马圆形大剧场D巴黎圣母院13、一下内容不能体现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是()A丝绸之路B阿拉伯数字C《马可.波罗行纪》D《神曲》14、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5、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使用者是()A商人B国王C教会D贵族16、下列人物,提出了勾股定理的是()A亚里士多德B赫拉克利特C普林尼D毕达哥拉斯17、1271年,有位17岁的青年离开祖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后,返回家乡。他的经历和见闻被人写成书,在欧洲广为流传,它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C使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D客观上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一、非选择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当堂检测二、选择题1、《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参考范例的西方古国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雅典D古埃及3、“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a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4、古代希腊文明的地理特点是()A以海洋为中心B出现于大河流域C以高山为中心D出现于内陆地区5、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事件是()A罗马帝国分裂B西罗马帝国灭亡C基督教产生D亚历山大东征6、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③①④7、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四大亚非古代文明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A交通便利,适宜商业发展B适宜军事远征C地处大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