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妻室子嗣妻(正配)B二哥(20岁)D四哥(15岁)妾一(侧室)A大哥(23岁)妾二(侧室)C三哥(18岁)3、《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折掉戟的钩尖),足以为九鼎。’”这反映了当时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4.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5、一次考古中发掘出一方古代刻石,上面刻有这样一段话:“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应出自A、西周B、秦代C、汉代D、元代6.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7、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8.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刺史D.太尉9、唐朝时宰相是三省长官的总称,三省长官包括: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同时,皇帝还任命一批职位较低的官员参与政事,称“同中书门下三品”,意思是:虽不够三品,但同于中书省的长官,这批官员人数不定,他们共同行使宰相之权。这说明了唐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是A削弱了丞相权力B分化事权C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强干弱枝10.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分工明确,相互协调B.增设机构,独立施政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1、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继业的故事改编的。杨继业是前方打仗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是却受到皇帝、、主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文中“”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丞相B知州C枢密使D通判12.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13.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16.以下古希腊几个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城邦时代②爱琴文明时代③黑暗时代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17、古希腊一家庭成员包括①儿子雅各布30岁②母亲娜塔沙49岁③家庭奴隶乌玛30岁④寄居的外邦侨民罗姆55岁。他们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①D②③④18、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元老院19.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公民的参政方式是A.按财产多寡参与国家管理B.投票选举和轮流执政C.按素养高低参与国家管理D.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20.公元前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