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示范性高中高三化学8+4综合测试题8说明:本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8分相对原子质量:Ca-40、S-32、O-16、H-1、N-14第Ⅰ卷一.选择题,第小题6分,共48分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高亮度LED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B.已知Ga处于第ⅢA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C.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常温下冶炼钒,铝作还原剂D.ETFE膜()是一种可焊接的塑料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学领域研究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某反应在Pd/Al2O3/Ba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图中HC表示碳氢化合物,nitrate指硝酸盐),该机理研究是指:A.汽车尾气催化转化机理B.钢铁生锈机理C.合成氨工业催化氧化机理;D.氢氧燃烧电池电极反应机理。3.已知由Fe3+、Mg2+、Cu2+、Al3+、NH4+、Cl-、HCO3-、OH-中的几种组成的无色透明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一种淡黄色粉末状固体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放出,同时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入淡黄色粉末时,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沉淀溶解但不完全消失,则此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A.Mg2+、Al3+、NH4+、Cl-B.Mg2+、Al3+NH4+C.Mg2+、Cu2+、NH4+、HCO3-D.Mg2+、Cu2+、NH4+、Cl-4.某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4H10O5,1mol甲水解后只生成一种产物乙,其物质的量为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共有3种B.1mol甲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反应C.乙不能和溴水发生反应D.2mol乙最多消耗1molNa2CO35.用惰性电极电解50mL锰酸钾溶液,当生成112mL氢气(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有关的化学反应为:K2MnO4+H2O→KMnO4+H2↑+KO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K+浓度减小B.KMnO4在阳极区生成C.阴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D.反应过程中共转移0.005mol电子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含有NA个CH3COO—的醋酸溶液中,H+数目略大于NAB.N60结构如右图,28gN60单质中含有的N—N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键个数为3NAC.2.9g熟石膏(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D.在标准状况下,2.24L和CC14中含有C—C1键的数目为0.4NA7.己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②稀溶液,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8.25℃时,将pH=x的H2SO4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0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7。若x=y/3,则x值为()A.2B.3C.4D.5第Ⅱ卷(60分)9.(16分)X、Y、Z、M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个C分子中少一个。而M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并且M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化合物C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化合物A的化学方程式。(3)常温下,将C通入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得到pH=5的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存在的平衡体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4)实验室里为制取C,常在C的浓溶液中加入生石灰。请叙述产生C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Y单质和Z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单质Y和单质Z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相等b.反应过程中,单质Y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c.达到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