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乡里组织兼有行政或宗法职能C.皇帝直接掌握乡官的任命权D.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有宗法职能,故答案为B项。2.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土改时中国共产党()A.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B.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C.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注意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没有提到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故排除A。从材料中扩大党支部,成立村政权等信息可以得出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有提到能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信息,故排除C。材料主要是指中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不是侧重维护社会秩序方面,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3.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一做法()A.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B.消除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的矛盾C.保证了前线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D.全面纠正了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1948年沂蒙解放区地方政府以温和方式顺利解决群众祈雨危机的历史事件,这一处理方法丰富了中共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故A项正确。4.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A.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B.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C.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D.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答案C解析从材料“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来看,说明清朝政府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即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发展交通,排除D项。5.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包括《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统一后的德国注重推进法制建设B.近代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C.关注民生是德国对内政策的重心D.实施社会立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包括《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明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正确。A项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排除。B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6.下表是清代乡村行政区划的五种类型简表名称特点编组目的反映黄册地理单位的乡、都、图地域与户口相结合征发徭役反映鱼鳞图册地理单位的场、都、圩田土与粮户相结合征发赋役反映粮长制的区、都、图粮户与地域相结合征发杂泛守望相助的保与堡民户与地域相结合治安民防春祈秋报祀社神的社等民户与祭祀相结合社会教化据此可知,清代()A.政府对农村的严密控制B.农民负担沉重C.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D.迷信思想盛行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清代乡村行政区划的五种类型有征发徭役、征发赋役、征发杂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