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参数方程的概念►预习梳理1.参数方程的定义.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上任一点P的坐标x和y都可以表示为某个变量t的函数:______________;反过来,对于t的每个允许值,由函数式所确定的点P(x,y)________________,那么方程叫作曲线C的__________,变量t是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参数方程可以转化为普通方程.2.关于参数的说明.参数方程中参数可以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意义.3.曲线的参数方程可通过消去参数而得到普通方程;若知道变数x、y中的一个与参数t的关系,可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另一变数与参数t的关系,则所得的就是参数方程.►预习思考以下表示x轴的参数方程的是()A.(t为参数)B.(t为参数)C.(θ为参数)D.(t为参数),预习梳理1.都在曲线C上参数方程点的坐标间关系预习思考D1.当参数θ变化时,由点P(2cosθ,3sinθ)所确定的曲线过点()A.(2,3)B.(1,5)C.D.(2,0)1.D2.将参数方程(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A.y=x-2B.y=x+2C.y=x-2(2≤x≤3)D.y=x+2(0≤y≤1)2.C3.在方程(θ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上其中一个点的坐标是()1A.(2,7)B.C.D.(1,-1)3.D4.将参数方程(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____________.4.(x-1)2+y2=45.曲线(θ为参数)经过点,则a=____________.5.±6.若一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A.60°B.120°C.30°D.150°6.B7.参数方程(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A.直线B.圆C.线段D.射线7.C8.(2015·湛江市高三(上)调考)直线(t为参数)被圆x2+y2=4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的参数方程,以及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解析: 直线(t为参数),∴直线的普通方程为x+y-1=0,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弦长=2=.答案:9.(2015·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以Ox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极坐标方程为:ρcos=0,则圆C截直线所得弦长为________.9.解析:圆C(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以点(,1)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将直线ρcos=0的方程化为x-y=0,圆心(,1)到直线x-y=0的距离d==1,故圆C截直线所得弦长为2=4.答案:410.圆锥曲线(t为参数)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210.(1,0)1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4的直线与曲线(t为参数)相交于A,B两点,则|AB|=________.11.1612.设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即坐标系,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12.ρcos2θ-sinθ=013.已知动点P,Q都在曲线C:(β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β=α与β=2α(0<α<2π),M为PQ的中点.(1)求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2)将M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表示为α的函数,并判断M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13.解析:(1)依题意有P(2cosα,2sinα),Q(2cos2α,2sin2α),因此M(cosα+cos2α,sinα+sin2α).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0<α<2π).(2)M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0<α<2π).当α=π时,d=0,故M的轨迹过坐标原点.14.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ABC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x轴、y轴两正半轴上移动,顶点C和原点O分别在AB两侧,记∠CAx=α,求顶点C的轨迹的参数方程.14.解析:如下图,过点C作CD⊥x轴于点D,设点C的坐标为(x,y).则由得(α为参数),即为顶点C的轨迹方程.1.求曲线参数方程的主要步骤.3第一步设点:画出轨迹草图.设M(x,y)为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画图时注意根据几何条件选择点的位置,以利于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选参:选择适当的参数.参数的选择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曲线上每一点的坐标(x,y)与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容易列出方程.二是x,y的值可以由参数唯一确定.例如,在研究运动问题时,通常选时间为参数;在研究旋转问题时,通常选旋转角为参数.此外,离某一定点的“有向距离”,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截距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