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3分)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⑥2.(3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氯气溶于水B.食物变质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光合作用3.(3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D.利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4.(3分)在某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SO2气体,再通入另一种气体,则可看到沉淀生成;这种气体不可能是()A.Cl2B.NH3C.HClD.SO3(气体)5.(3分)某溶液中含有HCO3﹣、CO32﹣、SO32﹣、Na+、NO3﹣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A.NO3﹣B.CO32﹣、NO3﹣C.SO32﹣、NO3﹣D.CO32﹣、NO3﹣、Na+6.(3分)已知:①向KMnO4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KBr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少量滴在FeCl2与KSCN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血红色.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B.上述实验证明还原性:Fe2+>Br﹣>Cl﹣>Mn2+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③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7.(3分)在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MnO4﹣、SO42﹣B.K+、NH4+、NO3﹣、I﹣C.Mg2+、K+、CO32﹣、NO3﹣D.Fe3+、Ag+、NO3﹣、Cl﹣8.(3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MnO2+4H++2Cl﹣Mn2++Cl2↑+2H2OD.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HCO3﹣+Ca2++OH﹣=CaCO3↓+H2O9.(3分)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n(NO2):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u2S参加反应时有8mol电子转移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C.反应中Cu2S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D.产物n[Cu(NO3)2]:n[CuSO4]=1:110.(3分)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B.11:3C.3:1D.4:111.(3分)M2O7x﹣离子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A.+2B.+3C.+4D.+612.(3分)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B.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13.(3分)有FeO、Fe2O3的混合物若干克,在足量H2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比原混合物减轻0.8g;将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欲使之完全溶解,需1mol•L﹣1的盐酸的体积至少为()A.0.05LB.0.1LC.0.2LD.1L14.(3分)向明矾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A.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存在于溶液中B.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C.全部为Al(OH)3沉淀D.几乎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15.(3分)已知某溶液Cl﹣、Br﹣、I﹣的离子数之比为1:2:3,要使溶液Cl﹣、Br﹣、I﹣的离子数之比变为3:2:1,则通入Cl2的分子数与原溶液中I﹣离子数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