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执教:陈秋黎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老师手中有8支铅笔,要分给这四位同学,请大家帮我想一想,怎样分?小红: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二、探索新知二、探索新知小红小兰小亮小明910111213141523467851014121115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会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4(14+12+11+15)=52÷4=13(个)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红:14个小明:15个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总数量÷份数=平均数先求总数量再求平均数方法一:移多补少(适合数量少且相差少的情况)方法二:先合后分求平均数方法小结:在例题中,我们求出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是表示他们四人中某一个人实际收集13个瓶子吗?那是什么呢?“13个”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它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这里的4块就是平均数,它并不代表每人一定有4块。(1)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4块。(2)3个小孩一共有12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里的4块表示平均分得结果,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块数。平均分平均数1、平均数=()÷()2、在8、3、7这一组数据中,它们的和是()。平均数是()。3、小丽5岁,小红7岁,小兰13岁,小芳和小红同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岁。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这三个数的和是()。总数量份数186836列式列式::((5+7+13+5+7+13+77))÷÷44=8=8列式列式::12×12×33=36=36填空题填空题三、当堂检测三、当堂检测小丽有下面这样的三条丝带。14cm24cm16cm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估: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cm-()cm之间。14+24+16=54(cm)54÷3=18(cm)答:这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18cm。1424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画“×”)(1)乐乐3天共看了12页课外书,她每天看的页数一定都是4页。()(2)向阳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向地震灾区捐款,平均每人捐款16元。说明四年级每个同学都捐了16元。()(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可能是155cm。()××√冬冬冬冬我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四、展示提升:11、、壮壮期末考试数学、语文、英语三壮壮期末考试数学、语文、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科的平均分是9292分,其中数学得了分,其中数学得了9494分,语文得了分,语文得了8989分,他英语得了分,他英语得了多少分?多少分?92×92×33=276=276(分)(分)276-94-89=93276-94-89=93(分)(分)答:他英语得了答:他英语得了9393分。分。22、某工程队修筑公路,前、某工程队修筑公路,前44天一共天一共修路修路30203020米,后米,后55天每天修路天每天修路800800米,这支工程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米,这支工程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800×5=4000800×5=4000(米)(米)3020+4000=70203020+4000=7020(米)(米)7020÷7020÷((5+45+4))=780=780(米)(米)答:这支工程队平均每天修路答:这支工程队平均每天修路780780米。米。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学习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六、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题(写在书上)2、找找生活中的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