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问题研究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纪委全会每年对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纪委、监察部每年召开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专题会议并作出详细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坚持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经过不懈的努力,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的轨道,党风政风行风明显改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一、国有企业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尽管国有企业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近年接到的群众举报和调查的违纪违法案件以及调研掌握的情况看,仍然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问题之一。有些单位领导干部观念缺位,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领导人员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较为缺乏,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党群部门的事,是企业纪检监察机关的事,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关系不大。片面强调单位效益优先,一切以经营业绩为指标,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游离于单位生产经营管理边缘,形成“两层皮”现象,甚至停滞不前。有的单位基层干部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整体素质不高;廉政教育进单位的措施不多,单位基层的廉政教育力度有待加强。问题之二。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现象仍然长期存在。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认识模糊、态度摇摆;有的作风不正,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第1页共7页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有的原则性不强,热衷于搞“小圈子”;有的为政不廉,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有些党组织则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把关不严等等。有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内监督制度不够落实,有效预防腐败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够完善;一些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漏洞很多,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单位“多头管理”格局客观上造成了国企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体制不畅,整体谋划不足,工作不好协调,责任难以落实到位。问题之三。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到位。一些单位由于自身党建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加上缺乏更加具体的组织规划与督促指导,对反腐倡廉建设精神实质领悟不深不透,关于单位开展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应该抓什么、怎么抓的思路不清晰,对具体目标要求、任务重点把握不充分不准确,从而影响执行效果。有些单位和部门抓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不抓工作落实、搞形式主义。往往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照抄照搬,缺乏更深入、更实质的举措,工作难以打开局面。问题之四。一些单位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对管辖范围内反腐败任务的落实情况没有认真监督检查。一些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甚至带坏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腐败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怕得罪人,执纪偏宽偏软。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大部分都不具备办案经验,加之受个人专长、业务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整体监督水平不高。党政齐抓共管反腐败的局面在有些单位还没有形成,以致一些经过主观努力能够抑制的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抑制。问题之五。攻坚乏力,改革创新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改革创新,国企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也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而现实中这一点却常常被忽略。一些单位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自选动作”兴致不高;有的单位虽有创新意识,但在具体举措上却始终停留在形式层面,提及廉洁文化就联想到贴标语、第2页共7页搞座牌,提及党风建设就以为是开大会、喊口号,结果虽不至影响到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对企业改革发展也未能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问题之六:反腐败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少数领导干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