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年级三年级学科音乐总课时年月日学习内容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聆听《草原巡逻兵》学习目标初步集中接触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风格,从而体现本课的音乐与民族的人文性,初步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学习重点流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自编动作表演。学习难点初步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2.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二、【寓教于乐】1、再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你能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呢?2、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3、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4、再跟琴唱一遍。6060│5653│656│3―│草儿青青羊儿肥5、连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7、分小组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再评价。三、聆听《草原巡逻兵》1、师:小牧民们以大草原为豪,长大后都要做保卫草原的巡逻兵,你们听,他们来了。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3、初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4、复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学生自由结合编故事5、以《草原巡逻兵》作背景音乐,为学生讲故事作衬托6、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