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的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贯彻执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领悟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学练的过程是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也是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二、教材分析:本课以掷垒球为主教材,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小学教学掷垒球的延伸和各种投掷练习的的基础,这一教学内容的开设,为今后各种投掷练习的教学打下铺垫,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各种投掷,在初中投掷类教材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掷垒球”动作要点概括讲三个词:后引、蹬转、送髋;怎样衔接好几个动作,是本单元的重点。经常参加投掷类练习可提高上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上肢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三、学情分析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学生之间有很多的生疏和不默契,身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尤其上肢力量比较薄弱,平时的课上也将不断加强上例和腰腹力量的练习,而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男生与女生们相互排斥,不团结、相互争吵十分多见。故在分组时,特地将男生女生分配在一个小组内,共分成四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配合、指导、评价,对合作能力的培养起引导作用。四、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90%学生掌握掷垒球的基本动作,做出快速挥臂动作,体验蹬转、送髋超越器械的动作,有正确的出球角度。2、增强学生的上肢、腰腹力量,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助学习的氛围,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重点:出球角度难点:蹬转、送髋超越器械五、主要教学策略1、掷垒球动作学生还有模糊的印象,所以在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对着篮球板、抛起的篮球掷球,让学生感知掷球,有准度的练习和高度的练习,慢慢回忆起动作。1、学生接触过掷垒球,但对于蹬转、送髋动作,做得不到位,急于掷球,而忽略了送髋动作,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循序渐进,先进行徒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动作,忽略球的掷出。重点体会蹬转、送髋超越器械动作,为今后行进间的练习奠定基础。2、在海绵球的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动作,绑上丝带,让学生在掷球的时候重点强调出手的角度。4、男女小组的分配,让学生学会和异性交流,在小组中能观看别的组员的动作,学习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动作,在小组内也能大家相互鼓,体现了小组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