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2月6日,XX市中心医院,5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看着他们手捧鲜花走出医院,翁中会很开心:所有辛苦都值了。翁中会是XX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护士,1月27日凌晨,她随重庆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孝感。与她同行的143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XX市中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11所重庆三级甲等医院。孝感,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目前确诊病例仅次于武汉,急需支援。我们申请到确诊患者最多、重症患者最多的一线去。重庆援鄂医疗队主动请战,进驻危重患者定点救治医院XX市中心医院、XX市第一人民医院、XX县区人民医院。夫妻接力援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长刘煜亮来孝感之前,他的妻子已进驻XX市金银潭医院。刘煜亮是呼吸内科医生。1月22日,他向单位主动申请,希望能到湖北一线去支援。我是呼吸科医生,应该来。担心医院不批准,妻子徐瑜安慰他说。呼吸科医生不去,谁去。徐瑜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工作。可能是一种默契,徐瑜后来也向单位提出了到湖北支援的申请。让刘煜亮没想到的是,妻子徐瑜先接到通知。除夕夜,徐瑜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出发,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1月26日,徐瑜开始接诊患者时,远在重庆的刘煜亮也接到通知。不过,他要去的地方是孝感。他第一时间查了孝感的位置,发现与武汉很近。后来得知,孝感也是武汉返乡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出行前,刘煜亮把7岁的儿子交给父母,又将父亲的电话发给几个关系最好的朋友,拜托他们帮忙照顾父母和孩子。1月27日凌晨,重庆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转乘大巴赶往第1页共9页孝感。下飞机不久,刘煜亮便接到妻子电话。几句简单问候之后,两个人就开始讨论疫情。徐瑜把几天来一线的医疗心得告诉丈夫,提醒他注意事项。走上战场前,刘煜亮和妻子约定。每天报一个平安。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22月16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不容乐观。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2月17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8批次医疗队1305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5家医院、4个方舱医院。截至3月9日,医疗队服务250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317名,累计治愈出院832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12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1000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046人。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XX县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第2页共9页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1000张,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100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XX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97%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1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XX县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