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2015-2016学年马湾中学九年级2、3、4班(上)秋季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11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2、13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少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2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气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就红了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间隙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内能减少可能对外做功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跟它放出的热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5.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B.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C.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D.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项起6.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C.汽油机和柴油机除了做功冲程外,其他三个冲程都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D.改正技术后,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8.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弯折的铁丝发热B.热水袋里水温降低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D.烧水时水温升高9.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比热容、温度都不变B.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C.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0.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一定高B.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C.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2.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打扫室内卫生室,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13.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有内能,它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用水作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4.水的比热是,物理意义是.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15.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有一台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2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次.16.高铁列车行驶时由电网供电,把能转化为能.17.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能转化成能.第2页共3页18.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结果描绘温度﹣时间图象(如图).由图可知,甲物质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选填“快”或“慢”),甲物质比热容乙物质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0.请写出下列“热”的物理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