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两种电荷一、选择题1.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为伴。早晨梳头时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闪光和“啪啪”响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以下应对静电的措施中无效的是()A.设法提高房间湿度B.尽量选用化学纤维纺织品C.经常把手放墙上抹一下D.油罐车的尾部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B.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C.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D.电饭锅内部电热丝最适合用超导材料制作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夏天雷雨天气,天空中出现闪电B.手机、电脑屏幕上很容易吸附灰尘C.塑料梳子梳头,头发形成射线状2D.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靠拢4.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A.图甲,梳头后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B.图乙,干燥天气,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C.图丙,用气球摩擦头发,头发会随气球飘起D.图丁,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5.下列现象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C.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7.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放在水中的实心铁球最终会沉到水底,是因为铁球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3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这是一种静电现象D.拉杆行李箱下装轮子,拉动更轻松,是利用同样条件下,滚动摩擦大于滑动摩擦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创造电荷的过程D.静电总是有害的9.以下几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数与质子带的正电荷数相等时,物体对外不显电性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摩擦创造了电荷D.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10.小雪在生活中观察到以下现象:①干燥的天气,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越梳越蓬松②电风扇转久了,扇叶上容易附着灰尘③穿着化纤衣服的人晚上脱衣服时,常会看到闪光并听到响声④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在这几种现象中,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B.摩擦时玻璃棒产生了正电荷C.有电子发生了转移D.摩擦时玻璃棒产生了负电荷12.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图中的()A.B.C.D.4二.填空题13.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除尘的原理是。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用毛皮靠近轻小球,轻小球被排斥,则该轻小球带电。14.在日常生活中,“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用干毛巾擦镜子,会有很多“毛毛”粘在镜子上,这是发生了现象;在剥粽子时,粽子叶上会粘有米粒,这是因为分子间有力。15.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16.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用旋笔刀削铅笔,常常会看到有些碎木屑附着在小刀片上,这是因为;而用金属柄小刀削铅笔时,碎木硝就不会附着在小刀上,这是因为;请你举出与后者情况相似,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事例(只需举一例)。17.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发生电子得失的现象,其中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带电,飞机则带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