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说课稿定安县城南中学莫贤富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背影》下面我将从六个环节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第一环节:说教材《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这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叙事散文。本文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情,是感受亲情的好文章。本文是这个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是以“爱”为中心话题,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选入第二课,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美好感情,更有利于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领会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第二环节:说教学目标1.学习在特定环境下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2.通过关键语句表达特殊感情。3.激发学生理解父母,关爱父母的思想感情。第三环节: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难点:体会部分重点词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第四环节:说教法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情境导入-诵读文本-精读品析-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第五环节:说学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1.养成预习习惯,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3.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家庭,去体验亲情,充分理解父母的关爱。第六环节: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刘和刚的《父亲》,激发情感,营造氛围。由话题导入:“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学生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你从哪里感受到父母的爱呢?(通过学生倾诉,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课堂氛围。)(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出示本课重点的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为后面的阅读学习扫清文字上的障碍,同时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作者重点刻画哪一次背影?【设计意图:遵循阅读规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为下一环节的重点研读做好铺垫。】(四)聚集背影,重点研读11.文中重点刻画的是“望父买橘”时的背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细致刻画的呢?(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研读第六段)2.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文,观看“望父买橘”视频,加深体会父爱深情。【设计意图:学习本文抓住某一事物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手法,通过找关键词体会文章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饱含的深情。】(五)锁定难点,突破重点1.买橘子这么艰难,可他为什么不让儿子去呢?回来后“心里很轻松似的”表明了他怎样的心理?2.父亲的背影,是否让作者有所触动呢?儿子的表现怎样?(找出文中作者四次流泪的语句,品读关键句,体会文中父子深情。)【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行为,让学生动手动脑,读思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感受,让他们畅谈自己独到的见识、感悟。】(六)拓展迁移,回归生活(播放歌曲《懂你》,营造深情氛围)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爱,他的良知是苍白的;如果一个人只会索取爱、享受爱,他的情感是自私的。同学们,血浓于水,亲情无价。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平常的唠叨,也许是一顿热腾腾的饭菜……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最后布置作业:回家以独特的方式,向父母表示你对他们的理解,给他们夹一次菜,给他们洗一次衣服,为他们倒一杯水,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向你们的父母献出自己的爱吧!(作业布置,体现“语文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关爱父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