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考纲要求本课要求掌握一个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个关系(效率与公平)、熟练运用4个重要举措(实现社会公平)二、知识梳理1、我国的分配制度:2、我国实行分配制度的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决定因素(根本原因):前提条件:物质基础:直接原因:4、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因:是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类型:、管理、技术、、土地区分:按劳动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针对练习:⑴2012年,李先生向自己村承包了20亩土地,用来种植蔬菜,每月可获得5000元的收入,2013年允许土地流转之后,他把土地流转给当地的种植大户刘先生,每月可获得租金3000元,其中的5000元和3000元分别是属于()A、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C、按劳分配,按劳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2014年4月,小明一家的收入状况如下:小明在一家国企上班,每月工资4000元,奖金800元,并且他炒股赚了2000元;他妻子和一朋友合伙开了一家餐馆,4月份分得3000元;他爸爸和妈妈在家务农共收益1200元。请问小明一家按劳分配的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A、4800元,6200元B、6800元,4200元C、6000元,5000元D、4000元,7000元5、效率与公平(1)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2、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3、社会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重点:(2)社会公平的维护1、坚持和完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和同步、和同步,着力提高的收入,诼步提高,建立企业职工和3、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再分配力度,健全以、、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保护、调节、取缔。注意:初次分配实质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非配,本着谁生产,谁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入,即个人、企业和国家。再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出现,主要平衡收入分配差距。(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区别: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比率,它表示,效率提高意味着和,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的关系,既要,又要。B、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又要防止,既要落实,又要提倡,在鼓励人们的同时,倡导针对练习:(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4·全国卷]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三、课后练习1.[2014·天津卷]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体现“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措施是()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