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制创新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委结合实际,着眼于“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这个根本,以载体创新推动机制创新,努力在探索活动方式、完善规章制度、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质量上下功夫,将一时之举上升为制度规范,用制度规范来保证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有效推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建立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让党员长期受教育推行党员活动日制度,将党组织每月活动的时间、场所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运用电化教育、远程教育、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和手段,开办理论学习“超市”,由党员干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通过采取“上门讲学”、“派人领学”、“专人导学”、“结对帮学”等方式和开展专家辅导、领导宣讲、英模报告、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调阅、心得体会展评、理论文章汇编等小型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学习效果。举办各类党员干部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160余期。推行干部培训学习学分制试点,6000多名县处级和科级干部参加了在职学习公共课闭卷考试,以考促学,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带了好头。二、建立长效的实践锻炼机制,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对农村党员,以带头致富、领民致富为重点,发挥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作用。开展党员示范户、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培养党员示范户2.4万户,建成党员示范基地1100多个,带领和帮扶近5万户群众脱贫致富。对28300名农村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全面推行农村党员承诺制,73906名党员向群众承诺事项144336件,履行承诺83762件。城固、XX县区结合实际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使1786名致富能力不强的党员找到了致富项目,1970名致富能手被发展成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0XX名。XX县区推行以“年初公开承诺、年中督查初评、年末述职评议”为主要内容的“三制”管理,有效激发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XX县区、XX县区在村级推行“支部+协会”工作模式,形成了党组织创建基地搭平台、党员第1页共4页科技致富搞示范、会员带动群众促增收的良好局面。对机关党员,以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为重点,发挥爱岗敬业的表率作用。开展“五好党支部”、“四好科室”、“最佳党日”创建活动,使广大机关党员成了爱岗敬业,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模范。以“连心共建”活动为载体,选派1673名干部开展驻村和挂职工作,为驻点村联系项目497个,引进资金4487.1万元,捐款25.1万元,办实事好事2600余件。对企事业单位党员,以亮出身份、树立形象为重点,发挥党员干事创业的骨干作用。以“党员示范岗”、“党员文明窗口”为载体,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在挂牌服务、亮证经营、接受监督中塑造创先争优、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对社区党员,以服务社区、构建和谐为重点,发挥居民群众的贴心人作用。实施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向反馈”制度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义务巡逻队,落实卫生责任区,使广大社区党员真正成为社区建设的实践者、先锋形象的展示者、居民群众的知心者。对流动党员,以“安家工程”、规范活动为重点,发挥“流动堡垒”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三找”活动,全市共建立30多个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站和流动党支部,使11201名流动党员做到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三、建立长效的自我纯洁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三次、两步、三监督、五不发展”公示制,对14332名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了公示,对2211名发展对象暂缓发展或不予发展,对287名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市委组织实施了加快培养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的“五三0工程”(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全市农村30岁左右的青年党员达到农村党员总数的30%左右),仅2005年全市就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2580名,占当年新发展党员总数的65%。XX县区、XX县区推行发展党员票决制,XX县区实行发展党员两级预审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制定《处置不合格党员暂行办法》,提出不合格党员的16种表现,先后处置不合格党员4220名。建立健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