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列与通项公式的概念,了解数列的分类。2、掌握数列的通项的意义,并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一项。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难点:由通项公式写出前几项,会根据简单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二、【基本知识】三、【典型例题】例题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4(1)18是该数列的项吗?若是,则求出是第几项。(2)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3)n为何值时,a有最小值?并求出。例题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2)3,5,7,9(3)0,2,0,2变题1:1,3,1,3变题2:a,b,a,b(4)-1,,-,(5)(6)3,33,333,3333(7)11,102,1003,10004(8)5,0,-5,0,5,0,-5,0,四、【当堂反馈】1、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四项分别是下列各数:(1)2,4,6,8(2)1,4,9,16(3)1-,-,-,-2、已知数列(1)写出这个数列的第8项和第20项;(2)323是不是这个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并作出它的图像;(2)这个数列所有项中有没有最小的项?数列概念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列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2、用函数观点看数列,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二、【预习指导】1、数列的单调性及其判定方法: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要讨论这个数列的单调性,即比较a与a的大小关系,可以作差比较,即证a-a(或a-a),或作商比较,前提条件是数列各项为正,即a>0,则只要证(或),另外,由单调性可求得数列的最大(小)项。2、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前n项和一般用s表示,即s=a+a+……+a.由于s=a+a+……+a+a=s+a(n),所以,可推出a=s-s.它是数列与其前n项和s之间的关系,它成立的前提条件是n,而n=1时,s=a,于是可得a=,利用这个关系,可由s求出a。三、【展示交流】1、已知s=n+n,求a。变:若s=n+n+1呢?2、已知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判定并证明数列的单调性。(1)a=(2)a=四、【反馈练习】1、设数列的前n项和s=,且a=54,则a=。2、在数列中,a+a+……+a=2-1,则a=。3、已知数列中,a=,其中1(n),则中的最大项是第项,最小项是第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公式;(2)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重点: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把握和应用。二、基本知识:三、能力提升:例1、在等差数列中,是否有(n)?其逆命题是否成立?。思考: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kn+b,其中k,b都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若是,其首项和公差有什么特征?例2、首项为-1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四、当堂反馈:1、6个实数依次构成等差数列,最小数为15,最大数为25,求其余四个数。2、判断数列,a=4n-3是否为等差数列。3、已知a,b,c为三个互不相等的正数,且倒数成等差数列,试问a,b,c能成等差数列吗?4、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10,a=31,(1)求公差d;(2)求a.等差数列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并能熟练运用。2、能把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求其通项公式。二、基本知识:三、能力提升:例1、等差数列中,a=2,a=3,每相邻两项间插入三个数之后和原数列仍成等差数列。(1)原数列的第12项是新数列的第几项?(2)新数列的第29项是原数列的第几项?例2、在数列中,=1,a=(1)求前三项;(2)求a.例3、三个正方形的边AB,BC,CD的长组成等差数列,且AD=21㎝,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79㎝。(1)求AB,BC,CD的长;(2)以AB,BC,CD的长为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以第10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四、当场反馈1、Rt三角成等差数列,则最小角等于.三边成等差数列,则三边之比为.2、货运公司计费标准:1km内5元,以后2.5元/km,若运送某批物资80km,需支付元运费。3、设数列与均为等差数列,且a=25,b=75,a+b=100,则a+b=.4、已知数列a,a,……,a,其中a,a,……a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a,a,……,a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a,……,a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1)若a=40,求d;(2)试写出a关于d的关系式,并求a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