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叶圣陶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留园可亭留园冠云峰留园楠木殿留园清风池馆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描绘的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3、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序(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名绍钧。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作者介绍叶圣陶字词检测轩榭丘壑嶙峋相间镂空蔷薇斟酌重峦叠嶂xuānxièqiūhèlínxúnxiāngjiànlòukōngqiángwēizhēnzhuóchóngluándiézhàng阅读说明文1、明确对象的特征2、理清说明的顺序3、分析说明的方法4、品味说明的语言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2、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3、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我阅读我感知我阅读我感知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完美的图画(2段)大处细处不止这些(10)段总说分说把握结构结构划分层次:一、(1)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二、(2-9)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三、(10)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A、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B、注意角落的图画美C、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E、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F、注意门窗的图案美G、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讨论探究几个方面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语言特点: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2)“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3)“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4)“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5)“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6)“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语言特点: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1.作比较: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2.举例子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3.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要求。